一部明朝史,一部兴亡史,一部战争史,一部斗争史。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自出版以来,常年保持畅销,深受读者喜爱。虽不能作为正史参阅,但作为入门读物,书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意味深长,其中包括一些保密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反思借鉴。
147万余字的书中,“秘密”一词被提及100余次,“机密”被提及10余次,可见保密地位之重。保密自始至终贯穿于明朝百年历史当中,也是自古以来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兵上神密 蓝玉的保密之道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名将蓝玉奉朱元璋之命征讨北元。明军孤军深入广袤的荒漠,无法隐蔽,极易被敌军发现。为保密起见,明军一路如履薄冰,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洞后再进行,以防冒烟被敌军发现。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
就这样,明军一路悄悄前进,在距离捕鱼儿海八十多公里的地方神兵天降,元军毫无防备,匆忙应战,溃不成军。这一战基本消除了元军的威胁,巩固了新生的大明政权。
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著名的 “十六字”方针,即“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料敌于先、谋敌在前,隐蔽作战意图,保持行动隐秘,才是致胜之道。蓝玉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保密之道完美契合了这十六个字。
密而不宣 李如松的保密之道
万历年间,日本侵犯朝鲜,彼时的朝鲜还是明朝的属国。万历皇帝任命名将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克期东征。李如松率领东征大军兵临平壤城下却按兵不动,直到进攻的前一天夜晚,李如松才召开了军事会议,通报了进攻计划——准备于次日拂晓发起总攻。
李如松
李如松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因为过早宣布作战计划,很可能走漏风声,而明天进攻,今天才宣布作战计划,就避免了给窃密者留下可乘之机。即便敌方得到了军情,由于参会人员少,追查起来也比较容易。
除了作战计划的保密,其军事装备保密工作也做得异常严密,日军煞费苦心都未侦查到明军装备了先进的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数百门火炮。在明军威力强大的火炮下,日军很快败退。凭借出色的保密意识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李如松收复了平壤开城。
孙子在《孙子兵法·九地篇》提出:“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孙子强调,身为将帅必须要严控知密范围,不能让士兵更多地知晓军事机密。李如松的保密策略和孙子的保密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百密一疏 王锡爵泄密的警示
王锡爵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担任内阁首辅。万历二十二年,辞官致仕。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内阁无人理政,万历皇帝再次邀请王锡爵出山辅政,王锡爵给万历皇帝回复了一份密信。由于内容非常重要,王锡爵不敢找邮驿,而是在装信件的匣子上加了锁后派遣自己的亲信携带。
王锡爵故居
古代没有密码电报,所以多采用于书信上设置暗号的方式进行保密,收发双方约定,采用只有对方才知道的密码,或者在信上留下特定的印记,以防被人调包。
遗憾的是,这封密信最终还是因为送信人饮酒疏忽,被东林党人李三才截获、抄录并泄露。由于王锡爵在这封密信中说言官发言是鸟叫,引发言官大肆上疏弹劾,出任内阁首辅之事就此作罢,王锡爵只能选择赋闲在家,不问朝政。这间接导致了东林党的崛起,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走势。
这封密信的泄露,归根结底是因为传递涉密载体的人员疏忽大意,以及传递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这个故事也值得我们反思,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涉密载体传递环节的保密管理。如有密件传递,工作人员需提高警惕,严格遵守保密要求,依法依规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本文原载于“保密观”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vv1NN7yoHgXC_JhRLtez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