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作者: 时间:2025-11-12 点击数:

11月4日,2025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建议项目正式公示,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捷报频传,取得历史性突破。学院一次性斩获4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其中两项荣获含金量最高的河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一举打破了学院多年来省科技成果壹等奖奖项上的空白。

程显教授牵头完成的“紧凑自均压真空灭弧型环保GIS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项目创建了“单元-串联-整机-运维”四维一体的高电压等级真空环保GIS技术体系,实现了多电压等级系列化真空环保GIS工程应用,覆盖全国10省并出口欧盟及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成果列入国家发改委新技术目录和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动了我国高压开关无氟环保化进程。

刘艳红教授牵头完成的“脑-机-电融合调控的神经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项目突破了个性化肌骨神经系统建模技术、康复运动精准柔顺控制技术、脑-肢协同闭环神经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满足患者个性化高效康复需求的系列康复装备,实现了规模化临床应用,助力康复机器人市场发展壮大。

司纪凯教授牵头完成的“高转矩密度高可靠性同向环形绕组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项目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高转矩密度和高可靠性直驱电机的重大需求,针对直驱电机转矩密度提升、早期故障检测与定位等技术难题展开系统研究,通过理论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相结合,显著提升了直驱电机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吴振龙副教授牵头完成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燃煤机组宽负荷灵活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项目围绕大型火电机组面临的强耦合大惯性响应速度受限、煤质锅炉效率下降、污染物剧烈波动等难题,以自抗扰控制算法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关键控制技术,显著提升了火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述研究成果是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实现了获奖数量上的丰收,更在获奖质量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相关前沿科技领域的深耕结出了硕果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供稿人:孙源呈)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