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7月20日,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五湖四海,老家河南”实践队深入开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建筑和艺术,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将历史与现代生活相连,感受文化的延续与活力。

图1 实践团队成员合照
实践活动从马门陶艺村开始,实践队员们学习宋瓷历史,在匠人指导下体验揉泥、拉坯,了解瓷石风化、紫金土淘洗等精细工序,探寻窑温与釉色变化奥秘;在清明上河园,实践团队参与汴京灯笼制作,学习竹骨的浸泡、晾晒、烘烤和弯曲工艺,尝试绢面汴绣,亲手绘制宋式方灯,触摸“家家点灯”的市井烟火气。同时,策划灯笼光影艺术展,让民俗符号与当代情感共振,推动文化传承扎根现实。随后,队员们走进开封府和当地民居,深入探索北宋建筑特点,从官式建筑的严谨对称布局,到民间匠人对官式技法的创造性转化,在榫卯与梁柱的严谨规范间,体悟古建筑中流淌的人文温度。

图2 实践团队参观清明上河园汴京灯笼非遗区
从传统工艺与建筑文化的研习,到味觉技艺与艺术创作的探索,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实践团队参与龙须酥制作,体会“熬糖看火色、拉糖借晨露”的匠心,从食材到技艺感受“千丝如雪”的生活之美,并在“非遗集市”中展示这一传统工艺,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彰显中华文化“生活美学”的当代生命力与魅力;实践团队研习北宋手指画,以指代笔临摹古画并创作新作,理解其突破传统、追求自由的艺术精神。队员们以“传承创新”为导向,开设“手指画+数字创作”工作坊,引导年轻人用跨界思维重新演绎传统墨韵,将历史美学与现代创意结合,续写“突破与传承共生”的文化篇章。

图3 实践团队成员与师傅合照

图4 实践团队成员和手指画师傅现场交流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电信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积极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用青春力量续写“传统赋能现代”的动人故事。(供稿人:周文龙 胡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