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下午,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一届教学督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学院副院长陈立伟、督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勇教授主持。

会上,陈立伟副院长首先对各位督导委员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指导表示充分肯定与诚挚感谢。他围绕学院学科认证推进情况、本科教学成果等方面作了介绍,重点指出今年学院学生竞赛成绩再创新高,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赛事表现尤为突出,总成绩已超前几年总和,充分彰显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确保督导反馈落地见效,陈立伟副院长明确由教务办李娜老师专门对接,统筹收集整理各位督导的意见建议,为学院教学工作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督导委员会秘书廖粤峰对过去一年的督导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表示,全体督导委员严格履职,按时高质量完成听课记录提交工作;去年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广泛收集了各位督导关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的意见建议,并已梳理形成专项总结报告上报学校,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为进一步规范督导工作流程,提升评价效率,督导委员朱晓东现场为全体督导演示了郑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操作规范,重点讲解了听课评价提交的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助力督导工作提质增效。
会上,督导委员会主任罗勇围绕督导工作发表讲话,对核心工作事项作出明确部署。他从督导组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纪律强化、年终考核标准与酬金发放细则等方面作出详细说明,清晰界定了督导工作的权责边界与执行规范;同时,明确了督导委员建议的闭环落实途径与及时反馈机制。此外,要推动督导工作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尤其要紧扣专业认证等关键工作,让督导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 “监督岗”,更成为专业发展的 “助推器”,通过精准督导为学院专业建设提质、人才培养增效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全体督导委员围绕当前教学工作展开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大家聚焦核心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需区分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督导评价标准,结合专业差异创新督导方式,统一校院两级评分尺度,突出不同阶段培养重点;二是针对大二、大四到课率偏低、存在代签现象及大四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建议优化课程时序安排、创新教学方法,联动辅导员强化学风管理;三是实验课程需完善课时学分设置与过程性考核机制,增加学生自主动手环节,补充实验设备配置,同时推动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贴合工程认证要求;四是建议及时排查维护多媒体设备、更新陈旧备课电脑,规范教室环境与课程信息公示,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督导工作的重点方向,为学院持续优化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稿人: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