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
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国际化1班的李亚文, 通过文字的方式谈一些我这个所谓“过来人”在郑州大学学习快四年后的想法,与你们共勉。
首先,大学学习是什么呢?当我把大学四年的课程修完,回头看,看到的好像还是和刚进入信息工程学院时那样——白茫茫的一片——学过的知识考完试好像就不知道有什么用了,过一段时间再去想那些复杂的原理公式脑子里全是问号。但是今年寒假前作为助教跟着大二的同学做了一天电装实习后,看着很多同学做实验时懵懵懂懂的认真样子,我意识到懵懵懂懂间,那些专业基础知识早已经渗入了骨髓里,以至于两年后的我已经完全有能力去指导两年前的那个我,这些受到教育后所留下来的‘后遗症’,是我在信息工程学院收获的宝贵财富之一。
对于学习我想说:进入郑州大学的你们无疑是天南海北各个高中学校的优秀的一份子(请始终坚信这一点),你们有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考试周疯狂复习。按照我考研室友的一句话说 “学习嘛,也就那点东西。”看到这里可以尽情呵呵呵,因为我们站在了学习之后,在说风凉话。对,就是学习之后,因为学过了,学会了。也就是说,其实大家现在的学习算是一个过程,都是在经历,你把它当做磨练也好,当做成长也好,这是一条在人生十字路口作出重要选择过后的道路,就是要走下去,至于昏暗路上的那些石子,多捡一点,天亮会有用的。
其次,大学学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我来说,是专业性和个性。
对于专业性我想说:大三上《随机信号处理》的最后一节课上,陈恩庆教授和我们谈道, “每个人都向往幸福,追求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幸福就是你的专业性,就是你能够漂漂亮亮地做好你专业范围内的事。” 侯维岩教授在大四院选修《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最后一节课(也是我在大学期间修的最后一节课)上也在表达大学教育的目的以及他对于我们专业性的期盼,我认真想了想,发现确实如此。因为自身的精力不允许我们做到对每一件事情都精通,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细化分工的社会上,把专业能力范围内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对自己和社会的最大贡献,这种由此得到的自我认同感以及社会反馈回来的获得感,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P.S.:学习成绩也是专业性的体现哈~,它很重要!)
对于个性我想说:进入大学意味着我们脱离了那个时刻督促自己学习的集体,意味着我们更多是要靠自己去确立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们觉得大学的自己和高中相比变化大不大呢?刚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期许是什么呢?现在实现了吗?我个人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是自生命开始最大的,在这段时间里,我迷茫过,冲动过,懊悔过,颓废过,忧伤过,但是我也认识着,克制着,努力着,坚持着,乐观着,学习以及生活的经历五味杂陈,也是大学的独特之处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呢,你们要在大学期间尽情体会生活呀,去参加想要参加的社团,去汲取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去冒那些拖延了很久的可以冒的险。
当然,很多情况下第一次尝试都是困难的,坚持也是困难的。我第一次迈出步子参加活动还是被室友拉着去中体无线电展台那报的名,在此之前,我没听说过无线电,也不知道那些仪器设备如何使用,但是心里想要去接触那么点新东西,就去了。最后我认识了无线电的队友,两个很好但是之前没机会认识到的隔壁专业的同学,我们获得了学校第一届无线电测向比赛的团体一等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省赛。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经历就是,在学习限选课《天线与电波传播》时,周晓平老师鼓励我们自己动手设计天线并作出实物,当时满脑子都是:啥?自己也能做天线??咋搞???心情激动但是脑子一团浆糊,最后咨询过班里一名在机器人实验室的同学后,他说实验室有个画板子大佬,只要能设计出来图就能把实物做出来。我们做出来了。
关于上面的两件小事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怀着站出来去寻找的心,遇到困难及时求助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很多同学都是咱还不知道的大佬,每一位老师都是相关专业的专家,要主动出击,追求进步噻。 比如我在做天线的时候认识了一名很厉害的同学,最后一起组队在2019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这是我大学期间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几个月的时间里队员们一块学习,试错,改错,比赛的四天五夜大家在一起熬最长的夜,攻最难的关,最后赢得本科生在电子专业最受认可的奖!
最后,我想回到题目“少年的你”上去。大学以前,那些印制好的一张张答题卡卷可能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岁月,进入大学,少了那些硬性规制的成绩单,我们要朝哪走呢?20多岁最大的好处以及最大的坏处都是: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之后的人生走向。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勇敢些,坚强些,学会放弃那些在你心中盘桓很久让你苦苦挣扎的迷雾,去寻找内心的踏实与归属,少年的你,世界上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