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班第一批学生:我在中德班学习有感

作者:中德学院第一批学生(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 杨雨潼 时间:2020-11-27 点击数:



郑大2019年学生短期访学德国


在高中进入郑州大学后,有幸获知学校有中德卓越工程师项目,通过笔试、面试并最终成功入选 “中德卓越工程师2+2双学位”项目。到现在已经有接近一年半的时间,今天在此把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或者选择出国的想法给大家做个分享,希望以后对学弟学妹的选择有所帮助。

这个项目选择合作的德方大学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当时入选前对这所大学一无所知,网络上的意见也是众说纷纭,于是妈妈托一位在欧洲的同事多方打听,得出了“德国大学非常值得一读”的结论。面试的是德国的hünger教授,是这所大学的工学院院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另外,在郑州大学给我们上德语课的外教,18岁的Frieda,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虽年龄比我们小,却比我们成熟,有着典型的冷静与独立思考思维,这是德国从小对学生独立能力培养的结果。在她的德语课上总是欢乐很多。暑假随她一起去少林寺参观,发现她很尊重中国文化,一直问我们“What’sthis”“Whenhasitbeenbuilt”……我们也很热心地给她解答。当你用外语和外国人交流中国文化时,内心是非常自豪的!

2017年的暑假,中德班还增设了一门GEL课程,正在杜伊斯堡攻读博士学位的Pascal来讲解在德国如何学习工科。通过博士的讲述我们才真正认识了什么是德国工科,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议论、碰撞思维,恍惚自己已经到了德国。为了让我们上课集中精神,他每天都会换一个T-shirt,上面的图案有星空、有宇航员、有数学方程式……不得不说,那段时间真的很棒!在接触了德国的“工科学前班”教育之后,我对出国更加向往,向往这样一种不同的教学体系。在2018年3月,我们又重聚了一次,这次Pascal来讲解ICC课程,就是有关在国外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冲突。最后Pascal离别时我们几个同学和他一起吃了中国烧烤、喝了河南啤酒,来敬我们的师生情!以上种种,从不同的角度扩展了我对德国、德方大学的认识,把它从一个点构建成了一个立体,从一开始的好奇、担心、甚至恐惧,变得了解、熟悉、丰满起来,没错这就是德国,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地方,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回想刚进中德班时,我也不明白出国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不知道我为什么出国。在中德班学习期间,有个别同学沉不住气选择了退出,但那时的我凭着一腔热血,留了下来,心想:我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德国去看看。学年结束,我考了系里的第三名,这时的我有点动摇。我想,如果我能保持成绩,最后我可能保研到我梦想的大学。回家和爸妈商量,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坚持让我出国。我很惊讶,他们说,国内保研固然很好,但要走更远的路就要出去接受不同的文化。回学校后,我开始真正审视我的处境,思考对出国的看法。如果谈及我最近的想法,我会说我想去获得更多自由、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前些天同三位同学以及侯老师交谈到凌晨一点半,交谈的就是我们如何真正地拥有工科思维,如何真正地去学习,如何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个世界本来很原始,是人类让它一步步走向文明,数不清的发明创造,见证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这些靠的都是创新,而我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看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希望我们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变成更好的自己!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命运决定谁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心决定我们与谁并肩。

  • 附件【DSC05487.jpg】已下载
  • 附件【DSC05457.jpg】已下载
  • 附件【DSC05453.jpg】已下载
  • 附件【DSC05442.jpg】已下载
  • 附件【DSC05425.jpg】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