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红十字“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
队长:忻震博 王 政
副队长:岳浩瀚 甘成宇 曾家庆 王 琰
秘书长:左雅琦
【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红十字“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成立于2021年,是郑州大学红十字会直属的志愿服务组织,下设三支志愿服务队。大队以“团结、上进、创新、务实”为队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红十字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河南省红十字会第六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遵循,围绕“三救三献”本职工作开展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控、健康关怀、社区服务、乡村服务、红十字精神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开创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模式新理念。大队年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3000余小时,承担河南省级志愿服务项目2项,多次被国家、省、市、县区等媒体报道。
【主要职责】
1.下设各志愿服务队伍统筹管理和资金筹募;
2.围绕“三救三献”本职工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和品牌培育;
3.负责郑州大学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的招募和发展;
4.负责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和大队志愿服务风采的宣传。
(大队只承担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工作由下设志愿服务队开展)
【部门设置】
1.理事会
主要负责选举队长、常务副队长、副队长;选举常务理事;根据队长提名,决定秘书长;增补、更换或罢免理事、常务理事;审定大队和下设队伍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审定下一届理事会组成方案;决定大队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
部门负责人:王 政
2.常务理事会
主要负责提出大队重要决策的提案;提出修改大队章程的提案;向理事会提出更换、增补及罢免理事、常务理事的提案;审议大队和下设队伍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决定大队重要事项。
部门负责人:忻震博
3.执行委员会
主要负责执行大队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决议,主持大队日常工作;下设队伍工作的协调、对接、监督;宣传组织、协调和审核;大队活动和项目管理;合作单位管理;联系对接学校、学院各部门;完成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宜。
部门负责人:忻震博
4.秘书处
主要负责大队资金的募集、管理、出纳;大队年度财务报告的书写和呈报;团队物资管理;团队文件、资料的汇总、存档;完成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宜。
部门负责人:左雅琦
5.监事会
主要负责监督大队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章程的情况;监督大队资金使用的程序和规范;提出关于大队管理及财务方面的建议;提名大队的理事会成员等。
部门负责人:刘馨怡
6.宣传工作专班
主要负责大队日常活动的摄影、摄像;各项工作的通讯、文稿等书写以及视频、相册的策划制作;联系对接校内外媒体对大队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等。
部门负责人:周佳怡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基层医疗志愿服务队
队长:甘成宇
副队长:孙兴全
【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基层医疗志愿服务队是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下设队伍,隶属于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团队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马钊教授指导,主要由校内医学相关院系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组成。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医学本位职责,响应“健康中国”政策,深耕基层社区、乡镇慢病检测预防、健康科普干预等志愿服务领域。团队承担河南省红十字会“博爱中原”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首批品牌项目——“百岁计划”基层慢病监测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在河南省内各地市设置慢病监测哨点10余个,开展医疗服务活动80余场,科普活动150余次,累计受益23000余人次,被各级各类媒体报道20余次,以专业、生动、有效的医疗服务为基层健康贡献了红十字青少年力量。
【主要职责】
1.开展基层义诊活动:团队立足慢性病早筛早治,并积极响应“减重年”政策,面向社区、村镇定期开展慢性病指标监测和健康体检活动,以长期监测、入户随访、数据反馈的服务模式助力中老年群体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干预慢性病。
2.落实医学知识科普:团队利用线上线下双平台,开展多发病、慢性病、罕见病、健康管理、流行病防控等多方面的医学知识科普,与专业医生协作按季发布科普内容、举办科普讲座,以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方式让医学知识深入人心,增强基层健康素养。
3.进行基层健康调研: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对基层居民的健康意识、健康情况等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向属地红十字组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馈。
【部门设置】
1.办公室
主要负责团队医疗服务相关物资的采买、整理、分发、检测和修缮;医疗服务相关资金的申报、筹措和管理;医疗服务志愿者的招募、登记、管理等。
部门负责人:黄畅
2.业务部
主要负责团队医疗服务、医学调研和医学科普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志愿者医学技能的培训、考核;医疗服务和医学科普相关志愿服务项目的立项、策划、组织、实施和结项等。
部门负责人:张康维
3.宣传部
主要负责团队活动宣传内容的书写、投稿、发布;活动风采的记录、展示、宣传;医疗服务和医学科普相关宣传材料的设计、印刷等。
部门负责人:王雪莹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花开有声”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
队长:曾家庆
副队长:王姝雅
【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花开有声”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是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下设队伍,隶属于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团队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马钊教授的指导下,深入基层或依托线上信息工具面向农村中小学校和城市社区开展下乡支教、线上课程、社区托管、科普讲座等教育关爱活动,团队成员群英荟萃,来自医学、历史、物理、文学等多个院系,极大地丰富了团队架构和专业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团队目前已成为一支业务精干、能力突出、模式成熟的基层教学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医学特色+传统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支教课程18门、1900余标准课时,被河南日报、商丘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媒体报道。在团队的推动下,红十字教育关爱活动在基层的沃土上花开灿烂、掷地有声。
【主要职责】
1.策划开展线上支教活动:通过招募、培训志愿者,依托Classin和腾讯会议等线上互联网平台,向基层的小学生开展远程在线课堂教学活动。现包括刘庄小学书法支教活动、“以伴”云陪伴、“童年一课”线上支教和“书香伴读”线上共读活动。
2.统筹规划线下支教行动:于每年寒暑假期间策划乡村线下支教活动,进行志愿者招募、统筹排课、教案设计等,在开展传统课程创新教学的同时,将医学特色、红十字特色课程融入到基层学生的教育中。
3.组织进行入校科普讲座:设计生理卫生与性教育、应急救护、烧烫伤防治、病原体防护、火灾地震逃生、红十字精神传播等医学和红十字特色课程,深入河南省内各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讲座。
【部门设置】
1.办公室教务部
主要负责团队支教工作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汇总;支教工作资金的申报、筹措和管理;支教物资的采购、管理和分发;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支教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排课、调课的协调和审批等。
部门负责人:杨梦柯
2.业务部教学办
主要负责团队支教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支教教案和教学资料的设计、准备、修改、打磨;志愿者教学技能的培训、考核;教育关爱项目的立项、策划、组织、实施和结项等。
部门负责人:王柯丁
3.宣传部德育处
主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团队教育关爱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记录;本部门宣传内容的书写、发布;联系对接教育相关媒体;志愿者工作风采的展示、宣传等。
部门负责人:孙晴
郑州大学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志愿服务队)
队长:王琰
副队长:李佳一
【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志愿服务队)是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下设队伍,隶属于郑州大学红十字会。本团队以红十字“三救三献”本职工作中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四项工作为主要核心,在河南省红十字会、郑州大学红十字会的指导下,该团队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宣传和典型推广、“急救地摊”应急救护培训、困难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无偿献血者人道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力争开创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扎实助力“三救三献”本质工作的创新模式,为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慰问关爱和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丰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主要职责】
1.负责校内外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科普、宣传推动、入库管理工作,支持有意愿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开展捐献活动,负责本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日常慰问、事迹宣传、模范树立和困难捐献者的人道救助工作;
2.参与郑州大学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组织管理工作,对河南省内无偿献血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慰问等;
3.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组织号召在校学生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助,并做好计划制定、考核管理和信息收集等工作;
4.开展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等。
【部门设置】
1.办公室业务部
主要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服务管理,包括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无偿献血的宣传和组织;策划开展各类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组织艾滋、结核等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联系河南省红十字会、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等相关单位;联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及其家属并开展采访、慰问活动。
部门负责人:李佳一
宣传部科普办
主要负责团队各类活动的记录、报道、投稿和宣传;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先进典型的事迹宣传;负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应急救护及重大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科普;弘扬红十字人道精神,营造积极参与“三救三献”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部门负责人:周佳怡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蒲公英急救队
队长:程照涵
副队长:井曦爽姜子烨翟谨凝 王柯丁
【团队简介】
蒲公英急救队属于郑州大学校红十字会的一部分,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系李鸣教授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系金辉教授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务实且有爱的团队,更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急救知识宣讲团队。截止目前,蒲公英急救队已开展急救宣讲培训活动三十余次,共受益一千余人。
【主要职责】
在郑州大学校内及郑州市社区内组织急救实操培训活动,通过使用专业的仪器,提供专业的培训人员,手把手地帮助同学和居民学习急救知识。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全校和社会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和培训急救技能,希望可以由点及面,由学校到社会,让急救的种子播撒在全社会,让社会各群众真正懂急救,必要时敢急救,为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真正的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部门设置】
1.培训部
主要负责在急救实操培训活动中担任小老师,为还未学会急救知识或已学会但还未完全掌握的队员们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操示范,同时纠正队员们实操的时出现的错误。
部门负责人:李欣泽
2.科普部
主要负责急救知识的线上科普,进行活动的撰稿记录、排版。内容发表在公众号。部长负责审核工作。
部门负责人:葛梓靖
3.宣传部
主要负责日常急救培训的摄影工作;招新工作的宣传(军训,操场宣讲等宣传活动);外联工作(和其他学院导员和负责人做好沟通对接工作);AED地图等公益性的宣传活动的推动;公众号文章摄影模块的初步筛选。
部门负责人:关裕夫
4.资源管理部
主要负责统筹,规划,监督和维护物资资源的部门。我们负责统筹仪器的使用,合理分配物资,同时对仪器的状态进行检查,并进行维护与更新。
部门负责人:李亭霄
鲸落守望者——郑州大学遗体捐献志愿者团队
队长:刘欣宇
副队长:刘泽众 白书睿 刘瑞雪 马骏乐 栗苡恒
【团队简介】
遗体捐献在医学教育与研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价值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领域均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受限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及尚未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我国大体老师资源长期面临匮乏的困境,在无形中制约了医学领域的发展进步。面对这一现状,鲸落守望者——郑州大学遗体捐献志愿者团队积极行动,深入探索公众对遗体捐献的看法与意愿;同时,与遗体捐献者的家属进行真挚的交流,聆听他们讲述大体老师生前的点滴故事,感受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与崇高;此外,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普及器官捐献、遗体捐献等项目的相关知识。我们秉持着“一鲸落,万物生”的信念,期望能够搭建起一座连接生死、传递希望的桥梁,从而让生命超越死亡,让大爱延绵久长。
【主要职责】
1.探访慰问遗体捐献者家属,深度了解捐献者的动机与情感,记录并宣传捐献者的生平事迹;
2.发现遗体捐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
3.提高公众对遗体捐献内核与精神的了解和认识。
【部门设置】
1.对接部
主要负责定时定期电话慰问捐献者家属;采访前期初步了解捐献者信息。
部门负责人:黄海希
2.采访部
主要负责采访前拟定访谈大纲;采访时负责提问沟通;采访后进行资料汇总。
部门负责人:邵博文
3.文稿部
主要负责编辑宣传文稿;撰写调查报告;整理人物事迹。
部门负责人:秦谦冲
4.宣传部
主要负责前期设计、中期摄影、后期剪辑;多平台账号管理运营与内容发布。
部门负责人:乔旭彤
5.物资部
主要负责整理报销支出;采购慰问物资。
部门负责人:田宇涵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薪火防艾志愿服务队
队长:吕傲
副队长:刘园园陈杨李浩佳郝柏涵
【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薪火防艾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艾滋病及预防知识宣传活动。我们计划采取多种手段,包括组织防艾宣讲、发放调查问卷、举办防艾讲座、实施同伴教育、举办主题观影活动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的了解与认识。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检测意识,减少艾滋病在校园内的传播风险,同时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主要职责】
1.组织防艾宣讲,提高防艾意识;
2.举办同伴教育,以同伴的身份提高检测意识;
3.筹划外展、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构建多元化的宣传矩阵。
【部门设置】
1.宣讲团
主要负责培养宣讲成员,进行防艾宣讲;统筹防艾知识宣教体系开发;建立活动效果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持续优化内容。
部门负责人:刘园园
2.办公室
主要负责账目记录与采购物资;协调部门间资源调配,保障团队高效运作。
部门负责人:陈杨
3.外联部
主要负责与其他学院联系并处理场地问题;协同网宣部设计对外宣传物料,统一品牌形象输出标准
部门负责人:李浩佳
4.网宣部
主要负责拍摄记录活动过程并撰写文章宣传服务队;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运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数字平台
部门负责人:郝柏涵
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医脉相承团队
队长:李炎芮
副队长:岳成全 朱佳林
【团队简介】
团队聚焦于退休老教授群体与青年医学生的双向需求,通过建立"学术-人文"双轨交流机制,既传承医学智慧又传递人文关怀,旨在构建医学精神传承的立体化平台,既让青年学子在鲜活案例中感悟医德真谛,也让前辈智慧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永续动力,实现"老有所为传薪火,少有所学承仁心"的代际共融目标。团队主要有采访部、宣传部,摄影部的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
1.组织成员对老教授进行深度访谈,系统梳理其学术成就与医者仁心;
2.搭建线上"医学人生讲堂",通过将采访教授分享求学治学经验和与医学相关的实践经验,,形成可传播的图文影音资料库,开展跨代际学术对话;
3.建立常态化关怀机制,通过定期探访、节日慰问、生活帮扶等形式践行尊师敬老传统。
【部门设置】
1.核心成员
主要负责采访带队、联系老教授、物资采购等.
2.采访部
主要负责收集老教授个人资料、生成采访问题。
部门负责人:康乃馨
3.宣传部
主要负责整理采访内容、撰写采访宣传稿。
部门负责人:曹雪杨
4.摄影部
主要负责进行摄影摄像、后期处理工作。
部门负责人:张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