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历史学专业成立于1956年,是郑州大学七个初创系科之一。1976年增设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1986年增设档案学专业;1995年增设旅游管理专业,组建为文博学院。1996年创办人文科学试验班。2001年学校专业调整,档案专业并入信息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独立为旅游管理学院。 2012年增设世界史本科专业。现有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方向)四个本科专业方向。
专业建设方面,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并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2012年);历史考古学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国学经典研读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世界近代史”为校级精品课程。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中原与中华文明创新团队”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科基础方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史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历史学专业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在人文学科领域居于河南省高校前列。
郑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建以来,人才济济,名师荟萃。嵇文甫、秦佩珩、荆三林、史苏苑、刘铭恕、张文斌、高敏、李民、戴可来、杨天宇、袁祖亮、郑永福等国内知名学者曾在此执教,传承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学专业在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明清经济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简牍学、人口史、科技史、越南史、中东史等方面成果突出,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居于先进行列。
目前,中国史系31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30人。近年来,有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有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余人,以及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等多名,特别是张民服教授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王星光教授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者、安国楼教授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者;李晓敏副教授、吴志远讲师在2015年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历史教学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巴杰副教授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这些都为历史学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历史学专业学习风气优良。每年考研录取率达到50%左右。毕业生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我们紧抓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推行学年论文制度,逐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们以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以培养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政治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历史学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分析研究历史事实技能、能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人才为己任,努力把历史学专业建成国内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