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0
年
9
月
17
日
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和内黄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内黄县隆重召开,与会者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考古文博单位和有关高校,以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越南六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计130余人。本次研讨会作为近年来汉代考古、汉代历史和汉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承办方,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教授做了会议发言并主持了闭幕式。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汉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与国外交往频繁,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汉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重视,此次会议以“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为主题,并在豫北的内黄县举行,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学术背景。
2003年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年来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更是中国古代聚落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掘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汉代乡村聚落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乡里的社会组织结构、基层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乡里布局、环境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所发现的汉代农田耕作遗迹,对研究汉代农耕技术和土地分配等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会议期间,围绕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海旺先生分别做了“关于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内黄三杨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主题报告,韩国河院长做了题为《汉代聚落考古的几个问题》的大会报告。在3天的会议时间里,与会学者围绕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的性质、城市与聚落的关系、两汉帝陵的形制差异、汉代新出土的简牍、新的汉代考古发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先后有8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和小组讨论会上发言。历史学院的袁延胜教授、赵海洲博士、张凤博士、武玮博士也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并做了会议发言。
9
月
18
日
,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颛顼帝喾陵、殷墟博物苑和曹操高陵。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的真实再现震撼了每一位参观者。
这次学术研讨会涉及到了汉代城市和聚落、墓葬、简牍、手工业等多个方面内容,其中有汉代考古的新发现,也有对当前材料整理得出的新结论。总之,通过这次研讨会,解决了不少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公布了较多新的考古资料,推动了汉代考古的进一步发展。
9
月
18
日
晚,与会代表还召开了关于曹操高陵的专家座谈会,深入讨论了汉代帝陵制度与高陵的关系、高陵出土的石牌、瓷器、瓦鼎等文物与墓主身份的确定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安阳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