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郑州大学维骏考古沙龙第九期
作者:  编辑:历史学院  时间:2018-09-18  信息来源:  点击:

2018年9月14日下午,第九期维骏考古沙龙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三楼教工之家成功举办。本期沙龙我们有幸请到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周立刚老师作为嘉宾,为我们带来的是“从中原到草原——匈奴贵族墓葬考古漫谈”,由历史学院硕士新生蔺爽同学主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历史学院的陈钦龙老师、周亚威老师、朱津老师以及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

周老师刚刚赴蒙古国考古发掘回来,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最新的考古成果以及在蒙古国的所见所闻。首先周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在蒙古国的考古工作现状,并向我们展示了蒙古国的考古发现以及在那里考古遗址的特点,让我们对蒙古国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周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河南省和蒙古国建立考古联系的历程,从“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到现在M189号贵族墓葬的发掘,中蒙双方在考古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

接下来,周老师向我们展示了2017、2018年的考古内容及成果,包括很多珍贵出土遗物的照片、与我们不同地理环境造就的墓葬形制以及发掘方法等,着重介绍了2018年度我们采用的一种全新的发掘方式并讲述了本年度墓室的四点新迹象:墓顶石砌网状结构、墓室中部石砌结构、盗洞南侧木结构和鱼骨状木头层,对于这些新迹象产生的原因,周老师也做出了自己推测,真相如何,还待进一步的考证。

最后周老师讲述了此次蒙古国考古的收获与他的一些思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澄清了国内文献中关于匈奴贵族墓葬研究的诸多误区,同时帮助蒙古学者理清俄译中国文献的谬误。再者也发现了诸多新的现象和线索,与蒙古学者建立了工作和生活上更加广泛地联系。对于挑战,周老师认为,我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考古发掘队伍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发掘环境、记录方式、工作方法,更要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发掘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此外,周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在蒙古国的许多趣事,包括那里的风土人情、当地人们的工作方式、大家在那里遇到的困窘等,在座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但也不难听出其中饱含考古人员的艰辛,所以,每一位考古人员都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敬重!

周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向老师提问,包括那里的环境状况对考古工作的影响、对出土文物的保护、匈奴贵族墓葬的修建等等,可见同学们对这个课题兴趣非常之浓厚,周老师也针对每一个问题作出了解答。最终,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周老师临走之前还热情地邀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中蒙考古项目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关闭

版权所有 © 2017-2018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