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节来临之际,法学院暑期留郑研究生共同前往省博物院进行参观学习,感悟中原文明的辉煌璀璨。
(一)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首先,同学们来到古代文物展馆,同学们在一件件历史文物面前驻足,在观察与凝视中体会这青铜、石碑所承载的厚重与沧桑。在讲解员的讲解过程中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其中凝聚的古人智慧。

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金缕玉衣、莲鹤方壶、武则天金简……一件件宝物记录着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吸引了学生们驻足观看、拍照留影。琳琅满目的文物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彰显出“中原重器、国之瑰宝”的不凡气度,给同学们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总能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一张张英雄图像,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充分展示了河南人民跟随共产党的脚步,从“打破旧世界”到“建设新家园”的光辉历程和难忘岁月,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三)

最后,同学们共同欣赏了华夏古乐,古乐团使用复原古乐器演奏华夏传统音乐,使同学们不仅能观看历史,还能够聆听历史。贾湖骨笛的悠扬音色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月下旷野。王孙诰编钟的宏大,虎座凤鼓的气势,漆绘绵瑟的华美……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古代音乐瑰丽、清远、神秘的意境,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绚丽和伟大。
(四)
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触良多。法律(法学)专业研究生冯涛说,每次来省博物院都会有新的感受,当代青年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建设中原崛起新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刘佳昆说,感谢法学院在建党节来临之际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我感受到古人精湛的工艺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一起努力吧!郭笑宜说,博物馆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化桥梁,本次参观让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让我收获满满。环境法专业研究生刘平平谈到,每一个历史文物不仅向我们诉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现了众多匠人精益求精的品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文:郭笑宜;图:陈虎威、刘佳昆;审核:高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