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法学院“调研观民情,普法暖人心”实践团队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探索公益教育性社会组织在助力乡土青年成长中的作用与挑战,同时关注农村土地现状及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
1月14日,团队前往公益教育性社会组织——交工学社,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于交工学社在助力乡土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策略,旨在为提升其宣传效能、促进乡土青年的全面发展提供路径参考,同时为乡村人才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月15日,团队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生态文明村——史彭村,调研当地农村土地现状。通过与村民的座谈,团队收集了农民对于土地政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月16日,团队举办了一场普法宣传讲座,内容涵盖电信诈骗防范、最新颁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的解读,以及农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劳动纠纷、家庭赡养纠纷等法律问题。此次讲座旨在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维权能力。讲座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对群众关于劳动报酬纠纷的法律咨询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公益教育性社会组织的宣传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进一步普及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农民学法、用法,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风尚贡献力量。(供稿:史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