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 正文

张忠民教授作《环境法治的新发展对学术研究的新诉求》学术讲座

日期:2025-03-24 信息来源: 浏览量:

3月15日下午15:00—17:3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策研究与法治办公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忠民教授应邀做客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名家大讲堂”,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环境法治的新发展对学术研究的新诉求》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法学院陈冬教授主持,法学院范战平、梁增然、赵珂三位老师与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学院本科生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冬老师对张忠民教授进行了隆重介绍,并对张忠民教授做客郑州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讲座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张忠民教授通过学术研究的本质、学术研究的魅力、学术研究的发生,以及环境法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发展,介绍了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其次,张忠民教授通过环境立法对于政治主张的回应、环境执法对于党政关系的重塑、环境司法对于环境法治的引领、环境守法对于社会治理的反馈四个方面,揭示了环境法治的新发展,并指出这些新发展都需要环境法在法律上予以回应。再次,张忠民教授提出了环境法治的以上新发展对于学术研究的新诉求,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立法上的学术诉求包括“适度法典化”、“环境法的调控对象”、“环境法的作用机理”等问题;执法上的学术诉求包括“环境行政行为的类型化”、“环境执法体制改革”、“党政合署行为的定性与救济”等问题;司法上的学术诉求包括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司法的功能、定位、性质等问题的探讨;在守法方面,张忠民教授通过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国家等关系的再问与再答提出了环境法学术上的诉求。最后,张忠民教授围绕法律部门的打破、交叉学科的融通、学术创新的坚守三个方面,交流了自己的感悟,并向同学们发出一个倡议:要发现一个真问题、找到一个真方法、加强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

与谈环节,范战平老师首先肯定了张教授对环境法的反思,并分享了自己关于环境法学术的感悟,并从环境法典的编撰角度,对自然资源法和能源法的发展表示持续的关注,希望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梁增然老师表示通过张忠民教授的讲座,自己获益颇多。张忠民教授以宏大的世界观辅以小的切入口讲述了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新发展以及带来的学术上的思考,让环境法学者感到环境法仍“大有可为”。梁老师并就环境法典编纂的问题向张忠民教授提出疑问,张忠民教授予以解答。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同学结合讲座内容提出了一些环境法学习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张忠民教授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受益匪浅。

最后,陈冬老师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了环境法的守正与创新,一方面,守正需要多读经典,学习法理,形成方法论与理论框架,这是法律区分其他学科的关键。另一方面,创新需要在法学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脱离法学基础。(初审:赵珂;复审:陈冬;终审:赵燕)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0371-67783100

传真:0371-67783100

邮编:45000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