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信息 > 正文

华东政法大学王迁教授做客我院“法学名家大讲堂”

日期:2025-03-24 信息来源: 浏览量:

3月19日下午14:00—16:30,华东政法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王迁教授做客郑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名家大讲堂”,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作品认定中的疑难问题解析》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科带头人杨红军教授主持,郑州大学法学院张德芬教授、郭雨洒老师、梁蒙娜老师以及我院师生50余人参加,讲座还吸引了其他高校知识产权教师、知识产权法官、律师等同行参与。

王迁教授从何为“创作行为”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创作的定义,从正面阐述创作应当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并详细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由于实质性地参与表达性要素决策,故而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作工具。随后,王迁教授以舞蹈作品为示例,结合“月光舞蹈案”,讨论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创作对象”界定问题,提醒受保护的作品不应与作品整体效果相混淆。紧接着,王迁教授结合具体案件,分析了作品独创性中“独”和“创”认定的疑难问题。关于“独”的认定,通过对“上帝之手”“百鸟朝凤”等案件的分析,王迁教授指出“独”是对表达的要求,技巧、辛苦的劳动等不足以产生独创性;关于“创”的认定,王迁教授结合“超羣”“人头马酒瓶登记”等案件,表明对于“创”的认定是“程度”,而非“有无”,同时总结提出了我国实践中认定“创”的基本方法。

讲座最后,杨红军教授对王迁教授的讲座内容作了简要总结,并再次对王迁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王迁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著作权诉讼相关问题作了细致解答。本次讲座同学们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初审:郭雨洒;复审:杨红军;终审:赵燕)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0371-67783100

传真:0371-67783100

邮编:45000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