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牵头完成的产教融合项目成果获2024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日,2024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示,由我院郑元勋教授牵头、张鹏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产教融合项目成果《低碳再生混凝土性能提升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4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了我院在该奖项上的突破。

我院向来重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积极响应国家产学研相关政策及校企合作指导意见,先后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合,以科研合作研发基地为平台,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转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院企高质量发展的合作目标。

在此背景下,针对废旧混凝土综合利用率较低问题及产业化应用需求,我院联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协同攻关,围绕再生混凝土配制、性能提升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原创性成果:项目提出了高品质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制备方法与分形评价理论,研制了系列再生水泥及低碳再生水泥基复合材料;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多尺度性能提升理论,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结构损伤本构模型,研发了高品质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阐明了再生混凝土结构钢筋粘结滑移破坏机理,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提出了基于性能需求的再生混凝土的5大类适用场景分类标准,研发了就地再生及构件智能生产等成套设备,开发了系列再生混凝土产品及其建造关键技术,制定了多部配套技术标准与施工工法,实现了低碳再生混凝土的产业化应用。以上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废旧混凝土消纳水平及利用附加值,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及范围。

项目研发过程中,学院依托自己的人才优势,在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面攻克了系列理论与技术难题,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企业基于依托项目,在设备研发集成、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1+1>2的效果,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

 

再生混凝土多尺度性能提升

 

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建立

基于不同场景的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




 

本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发明专利26项、其他知识产权47项,获批工法10项,主参编行业地方标准10部,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论文98篇。废旧混凝土高效消纳及再生利用有效降低了对天然基材的需求量,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结构品质及服役寿命,同时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同时,由我院王娟教授牵头完成的另一项产教融合项目《海洋环境下桥梁不停役拼宽更新成套技术及应用》荣获2024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工程建设行业内对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及在国际、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全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权威奖项。

 



上一条:水利与交通学院、黄河实验室(郑州大学) 顺利召开第四届第一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下一条:我院承办第十三届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颁奖典礼

关闭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校园内泊月路东段

常用电话:院办公室 67783172   研究生招生 67781310   本科就业 67783173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