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以“聚滴成河,助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因其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与专业特色,经过10余年的坚持与发展,已经成为水利公益领域的亮眼力量。
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关爱水资源、传播节水理念”为核心使命,通过水利科普、社区服务、抗洪抢险等多维度实践,助力国家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以专业为基,构建“三结合”服务体系
“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以“‘禹’公同行·益行未来”为精神内核,创新构建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志愿服务体系。在专业领域,团队深入乡村与城市开展水资源调研:在安阳市内黄县和驻马店市驿城区,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推动村民成为水资源保护主体;在郑州“720”抗洪抢险中,团队发挥水利专业优势,为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此外,他们参与的“百桥工程”暑期调研项目,更以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荣誉彰显了跨区域协作的力量。
以节水为核心,创新科普与教育实践
团队连续10年举办世界水日主题活动,通过系列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将节水理念融入趣味互动。同时,他们联合社区开展“知水、节水、护水”课堂,并赴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河北省元氏县等地支教,为乡村青少年播下水利知识的种子。在历次世界水日校外外展活动中,有地走进高新区天健湖公园,有的来到黄河文化广场感受千年“水脉”与现代文明的交错,每次活动都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参与,已经成为“水保护、水科普、水文化”的重要力量。
以服务为本,护航社会民生需求
长期以来,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持续活跃在公益一线。他们深入高新区秋雅社区,同留守儿童和老人分享端午快乐;3月15日,团队成员在开展权益帮扶,宣传防诈知识,展现水院学子的细致与担当;3月22日,他们又将投身新一届“世界水日”活动,以专业服务保障活动高效推进。这些行动不仅传递了志愿精神,更将水利人的社会责任延伸至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
从水利学子到水利基础设施的骨干力量,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历时10余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一支专业的公益组织。从节水科普到抗洪抢险,从社区服务到学术调研,“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以专业之水润泽社会文明,用青春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如团队成员所言:“每一滴水的汇聚,终将奔向更广阔的江河。”未来,他们将继续以行动诠释新时代水利人的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报道链接:http://zqb.cyol.com/pc/content/202503/19/content_40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