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土壤修复高级国际研修班学术会议”即将在我校召开
为贯彻国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发展概念,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外国专家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由郑州大学、河南宜居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际水协人工湿地专家委员会、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办的“201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土壤修复高级国际研修班”在我校召开,将邀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土木工程系水环境实验室主任赵亚乾教授、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地理、生态和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ÜloMander教授、国家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汪俊三研究员、中科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振斌研究员等国际知名学者团队为我校师生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时间:2018年9月10日—9月14日
具体安排:9月10日(周一)全天报到
9月11日(周二)——14日(周五)全天会议
报到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68号光华大酒店
会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新校区第一报告厅
简介:
人工湿地系统是公认的、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因其经济性好、易于运行管理而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污水处理工程实践。近年来人工湿地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其成为近乎完美的污水生态处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城镇、住宅小区、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以及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扩容和提标改造,甚至大规模河流、湖泊的污水控制和生态修复工程。人工湿地更是当前中国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尚需要加强理论及技术支撑,需要与国际同行分享其关键技术,需要培养当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高级技术人才。
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全国1/5耕地正在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高污染超标率”“万亿级规模市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正贴着这些标签步入联合国首个“国际土壤年”,但是中国土壤修复受技术壁垒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急需与世界接轨。
为搭建人工湿地和土壤修复技术国际交流平台,郑州大学联合河南宜居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邀请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领域的知名国际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理论、设计及工程应用现状、关键技术问题等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介绍:
赵亚乾,陕西省“<>计划”特聘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苏格兰思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博士,英国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博士后。现任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土木工程系水环境实验室主任(2011-2014年曾任系副主任,主管科研和创新),博士生导师、爱尔兰工程师协会(IEI)常务理事、国际水协(IWA)会士(Fellow)、 Water Sci. & Technol等6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37种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全爱中国环境资源能源协会”(www.icaere.ie)发起人和首任会长。赵亚乾博士是人工湿地研究领域里国际主导型的研究者之一,是过去10年里在环境工程领域全球排名第15的学者。已发表各类英文论文310篇,SCI收录187篇。
ÜloMander是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教授。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地理系主任,地理、生态和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1977年获得了自然地理学士学位,1983年获得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学位。ÜloMander教授专注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目前已发表了超过200篇论文,编辑了28本书籍。自1998年起,参与了9个欧盟项目,组织了48个国际会议、专题讨论会和研讨会。ÜloMander教授担任8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是国际知名的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景观生态方面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016年获国际水协(IWA)人工湿地专家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ÜloMander在爱沙尼亚和法国有大型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工程实践案例。
Miklas Scholz博士现任瑞典隆德大学水资源工程教授,同时也是英国索尔福德( Salford )大学土木工程教授和南非约翰内斯堡( Johannesburg )大学土木工程讲座教授。他出版过4本专著和发表了大约220篇期刊论文。 Scholz教授拥有100多家期刊编辑委员会的经验,目前担任20多家专业期刊的总编。
Abraham Esteve-Núñez博士现任西班牙马德里阿尔卡拉(Alcalá)大学教授。Bioe集团的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工作,特别是微生物电化学技术(MET)及其在土壤修复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995年毕业于穆尔西亚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后,2009年,加入了阿尔卡拉大学(Universidad de Alcala),担任各种学位课程以及水文和水资源管理硕士课程授课。
汪俊三,国家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知名环境科学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是我国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汪教授是我国较早应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研究的科技人员之一,自1984年开始,一直从事人工湿地研究,在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示范工程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在美国设计了系列几百吨、万吨级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和近百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主持全国性课题四个,如《中国生态破坏现状及其保护恢复研究》、《全国环境区划技术方法研究》;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三个,如《华南地区氧化塘设计参数研究》,《珠江流域生态保护研究》;区域、流域课题四个,如《华南地区高等维菅束植物净化城镇污水研究》。获得地市级科技奖17次,其中一等奖10次,省部级科技奖10次,其中科学大会特等奖1次,一等奖1次;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次。专著5部,发表论文32篇,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科学院聘为兼职教授。专著有《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和我的工程案例》等。
吴振斌,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水体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欧盟国际合作项目评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大陆方发起人和召集人,首届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技术国际培训班负责人。英国赫尔大学,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科技攻关、欧盟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水专项等科研课题数十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3部。主持设计建设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杭州西湖沉水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武汉六湖生态水网等生态工程三百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十余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会议组委会联系方式
水利与环境学院联系人:高镜清
电话:15837128998 邮箱:jingqinggao@zzu.edu.cn
河南宜居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18737179152 邮箱:hnyjhjjs@163.com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018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