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聚焦 > 正文

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十大新进展(2024)

浏览量:时间:2025年01月25日 22:01

2024年,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围绕国家和河南战略布局,以学科建设年为统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研创新,学科水平、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党建引领发展打造新引擎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议题,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郑州大学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动员会

二、文科综合实力晋级新位次

1224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中国大学文科实力评级。评级包含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项目、重大成果、学术论文和科研平台8个维度,涵盖17项指标。郑州大学入选中国文科实力A类大学,位列全国第30名,充分彰显了学校文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实力。

三、社科基金项目再刷新纪录

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立项总数比上年度增加35%,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8项。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8,后期资助项目位列全国第3

四、科研成果获奖取得新突破

5项研究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较第八届增加1项;80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6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五、人文社科研究再结新硕果

全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635,在权威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61部。葛继勇教授主编的大型学术丛刊《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丛书》(18卷)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王子初教授的著作《中国音乐考古大系·江苏卷》入选2023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陈长琦教授参与国十四五划重大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担任魏晋南北朝卷主编。王星光教授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黄河文化题网络版正式上线。

六、智库建言献策彰显新担当

35份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领导批示,其中3份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以色列发展报告(2023)》《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发展报告(2024)》《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4种蓝皮书发布。

七、研究机构建设展现新面貌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利通过续建签约,并在2024年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年度考核中位列第一。中华源考古实验室在2024年度考评中获评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A类实验室,位列全省第一。

八、艺术创作展演共绘新篇章

马健中教授荣获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系学校首次获得该类奖项。会古通今——南北朝石刻精选五十品题跋临创书法作品巡展、合唱《梦绕大别山》和油画《武装撤侨》等三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举办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首届艺术学(书法)博士学术交流与展览系列活动,弘扬书法艺术、传承汉字文化。举办第十一届中原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充分展现中原美术的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共同承办2025河南新年音乐会,以气韵恢宏、喜庆热烈的华美乐章,奏响美好新年祝福。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入选作品《竹叶亭杂记》

九、人才队伍培育开创新局面

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入选中原文化领军人才,4人入选中原文化青年拔尖人才,9人入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个研究团队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十、高端学术交流助力新发展

举办中国(河南)东盟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 “考古学与中华文明15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24国家中心城市主题年会45场国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创新,助力学科发展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

考古学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