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优秀成果 > 正文

《文学评论》:新时代长篇小说与“诗稗互文”传统的当代转化

浏览量:时间:2025年07月07日 16:45

文章信息:

朱一帆:《新时代长篇小说与“诗稗互文”传统的当代转化》,载于《文学评论》2025年第2期。


成果简介: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引用古典诗歌所形成的诗稗互文传统,对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时代作家对诗稗互文传统的创化,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学传统自觉的赓续传承。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书写中心,牢牢立足于两创亦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两个重要方面。毫无疑问,新时代长篇小说对于古代小说诗稗传统的创化,已有着不俗的表现。通过向中国古典诗歌、现代新诗、民歌、少数民族诗歌、外国诗歌敞开,新时代长篇小说拓展了诗稗互文传统的文本空间。在诗稗互文传统的思想转化方面,新时代长篇小说不仅超越了古代小说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传统思想观念,而且在对现当代历史和现实进程的书写中凸显了中国人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人文关怀。新时代长篇小说对诗稗互文传统的对称形式也有所创化,集中表现为新时代长篇小说形式的对称与小说内诗歌形式对称的同频共振。客观上来看,这种诗稗互文传统的当代转化永远在路上,新时代作家应该继续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资源,进一步寻求史传传统与抒情传统在当代诗稗互文传统转化中的有机融合,努力避免艺术上融合度不够的问题,由此才能最终形成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具有中华文明显著特征的文学样态。

完成人简介:


朱一帆,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旧体诗词)。著有《胡适集》《新世纪河南作家研究》,主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第三、四、五辑),副主编《中国当代经典作品选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