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团队初见成效
创业园内筹备新征程
在我校学生科技创业园里,“生活”着这么一朵神奇而艳丽的花:当有人经过时,花朵会伴随着音乐和彩光自动盛开;当人们离开或者轻抚它时,它会像含羞草一样自动闭合。这就是郑州大学“魔力花”团队的得意之作。而它的另一个身份,是2010年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特等奖的获得者。
据刘玉杰介绍,这个“人见花开”的创意制作,是通过微传感器检测荷叶颤动时的加速度、声音、人体红外光信号,编程控制荷花做成相应的开合动作以及相关音乐、彩光的配合,打破了传统的昙花一现、精美如花的概念,展现花开花合的动态美,与人交互的灵性美。
今年,为了提高魔力花的市场实用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商业效益,今年还增加了遥控装置,同时变“一枝花”为“一束花”。刘玉杰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旁认真地调试着遥控感应装置。
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里,忙碌着的还有另外一支团队——7月份将要参加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的“雷霆号角”团队。
在自制的模拟跑道里,一辆小车沿着弯弯曲曲的赛道缓慢前行。“我们是电磁组参赛队伍,现在赛车基本成型,但毕竟是比赛,除了技术过关,速度也必须快人一步,这样才能胜出。”正在操作台调试传感器装置的李博说。作为“雷霆号角”的一名成员,这位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赛事。“首次参加,没有经验。但是学生处给我们提供了场地以进行模拟比赛,学院也有老师进行专业指导,这都给我们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作为郑大首次参加的智能车大赛,主办单位学生处、承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协调各方、精心组织和筹备。现在,郑大已经共有9人3支团队进行设计创作。目前,所有智能车设计完毕,正处于赛车调试阶段。据悉,他们将于7月下旬和省内共75支队伍共同作为西部赛区参赛团队在西安长安大学进行全国初赛。
学校积极搭建和完善平台
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
据管理创业园的学生处房华东老师介绍,创业园是在郑州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学生处具体管理。它是每个创业创新团队的平台,是学生处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多方协调下为学生创新创业而建立的创业园。
魔力花团队和智能车团队正是这个创业园中的“客户”,这个孕育希望的环境里,创新团队锐意进取,用科技点亮梦想。
房华东老师表示,学生处通过聘请指导教师和法律顾问、定期考核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企业和工作室、帮扶具有较成熟潜质的创业项目等措施,积极搭建平台,完善基础服务体系,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2010年,郑州大学成立了创业基金,确立了广义的创业教育理念。此后,学校以此为契机,依托学生处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以学分制为平台,从基础层面(教育教学)、操作层面(教育实践)、制度层面等全方位地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和理念。
据悉,自2010年4月10日大学生科技创业园进入试运营阶段以来,现已有两个较为成熟的项目及其团队入驻创业园,并初见成效。随着相关政策和基础服务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创业创新团队走进大学生创业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