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郑州大学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第七期)开班典礼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谷振清、副校长张倩红出席,相关部门及院(系)负责同志,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和学员代表260人参加大会。大会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同志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科技处负责同志宣读《郑州大学关于表彰2019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物理学院、软件学院、国际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
谷振清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进单位、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代表、商学院2017级学生王晓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老师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邵刚,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刚发言。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喻先惠作第六期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工作总结,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焦文重介绍第七期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筹备情况。
张倩红在讲话中肯定了学校2019年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第七期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突出兴趣需求导向,培养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兴趣,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参与科研训练,塑造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交叉学科教育,塑造复合人才。注重跨学科组建团队,培养学生科研协作能力,树立学生“大科学”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创新实践管理模式,圆满完成任务。科学设置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产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圆满完成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的既定任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会后,物理学院梁二军教授为第七期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学员作了专题报告。
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孵化出高水平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选拔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优的学生进行培训,采取分组学习形式,实行导师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第七期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招生400人。
据悉,2019年,郑州大学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授权专利、发表论文总计3803项,获奖数量和质量较往年稳步提升。学生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牌,实现了郑州大学在该项赛事上国家金奖零突破,实现了河南省首次入围全国30强的新突破,创历史最好成绩;获得第4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金牌,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赛事金牌,也是河南省高校历史上该赛事的首枚金牌;还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等。

郑州大学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第七期)开班典礼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大会


校党委副书记谷振清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代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