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完善辅导员成长发展体系,强化辅导员人才梯队培养,学校组织开展了2025年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申报评审工作。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决定立项15个资助性辅导员工作室和23个培育性辅导员工作室(具体名单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周期与经费支持
1.建设周期。工作室建设周期原则上为1年,自立项通知发布之日起计算。
2.经费保障。资助性辅导员工作室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提供专项建设经费,前期支持启动经费0.5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开展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学术交流、成果产出等,后期根据发展情况进行统筹支持。同时,所在学院需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培育性辅导员工作室进行校级立项,建设经费由所在学院统筹支持,鼓励学院结合学科特色与工作室建设需求,加大资源投入。
二、总体建设目标与任务
1.在知识结构方面,帮助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辅导员工作领域系统知识,并能结合工作将其深化,力争成为该领域的业务骨干。
2.在能力结构方面,帮助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积极适应工作要求和变化,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有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3.在工作实效方面,帮助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结合工作室的建设方向,探索出解决现实工作难题的特色工作路径,产生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成果。
4.在工作研究方面,帮助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在业务工作中凝聚工作经验,提炼理论成果,实现理论研究与育人实践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5.在作用发挥方面,打造辅导员学习成长“共同体”,搭建互动渠道,构建前辈领航、朋辈互助、同行交流平台,对内凝聚、全面互动,向外辐射、示范引领。
三、工作要求
1.责任落实。资助性工作室需严格对照立项书中的建设任务要求(任务书请到学生处215办公室领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培育性工作室需制定明确的建设计划,确保产出实质性工作成果。
2.持续建设。鼓励所有立项的工作室开展连续性建设,学校将根据建设情况,择优推荐优秀工作室参评全国、全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支持其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3.成果验收。建设周期结束后,工作室需提交总结报告与成果材料,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重点考察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成果应用效果及辐射带动作用。
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