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水平,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决定开展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研究内容
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其中,重点课题每项资助额度为2万元,研究周期为2年;一般课题每项资助额度为0.5万元—1万元,研究周期为1年。
课题研究内容详见《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见附件1)。申请人可根据课题指南提出的研究方向申报,也可在符合课题立项宗旨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但课题应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设计研究题目,切忌空泛。
二、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岗专职辅导员,即在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学工组长)、团委(团总支)书记等专职工作人员。
2、申请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有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相关科研成果;有相应合理的学术梯队,并能作为课题的实际支持者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承担过本基地科研任务的申请人(课题负责人),课题没有结项或未通过结项评审者,不得申报该项目。
4、每位申请人限报1个研究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原则上不得超过2个项目。
5、离退休教师、学校非在编人员、在校学生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组,但不得作为主持人申报;课题组成员要结构合理,一般不得少于3人,并由申请人担任组长;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6、申请人为郑州大学以外高校辅导员者,其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人为郑州大学在编在岗的专职辅导员。
三、申报办法和程序
1、申请人应填写《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评审书》,见附件2)一式6份并加盖公章。《评审书》中“课题负责人近三年来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一栏中,应同时填写个人工作实绩。
2、本次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5日(周五),并按如下要求报送或邮寄纸质材料:
(1)纸质版《评审书》用纸质标准文件袋封装,并在文件袋正面粘贴评审书封面,同时将电子版《评审书》发送至电子邮箱xsc@zzu.edu.cn。
(2)寄送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学生处(综合管理中心213房间),邮编450001。联系人:薛老师;联系电话:0371-67781116。寄送材料时间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四、项目评审及管理
1、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
2、申请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3、项目执行过程中如研究方案有重大修改,申请人应及时提交书面报告,报基地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方可按新方案执行。
4、项目结项时须提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工作总结》和项目成果,由基地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结题鉴定,做出评审意见。原则上,重点课题应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一般课题应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发表论文须注明该文章系“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2018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
5、项目经费实行预决算管理。项目申报者应在资助限额内,根据实际需求准确测算、并合理分配总经费预算。经费预算是否合理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不切实际的预算将影响专家评审结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是结项鉴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后续资助的重要依据。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办公室。
联系人:薛老师 刘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81116 13676973025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