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等学校建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优良学风是教书育人、治校立校之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创业立业,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加强思想教育,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各院(系)要深入开展对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把思想教育贯穿学风建设的始终,构建学风浓、班风正的良好学习环境。
2、加强行为管理,增强学风建设的规范性。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范学生日常管理。进一步严格晚点名制度、早操制度和晚自习制度,针对夜不归宿、通宵上网、违章用电、校外租房等现象开展教育活动,各院系要切实逐条落实,深入学生宿舍教室开展督导检查,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3、加强考勤,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切实做好优良学风课堂的评选工作,狠抓课堂教育行为规范,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以“和谐、向上、温馨、高雅”为主题,加强宿舍建设。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各院系积极推进星级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礼让,学会尊重,学会体谅,学会相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严禁严查学生在宿舍无节制上网、玩游戏及影响其他宿舍成员正常休息的行为。
5、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学风建设的导向性。充分发挥学生标兵、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通过榜样引导,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6、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 “1+1+1”的人才培养学校建设,以“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科技创新、奉献社会”为主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科研论文、发明创造等学习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科技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力促进我校校风学风建设。
各院(系)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加大学风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学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