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经研究,决定成立6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名单附后),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辅导员工作的重难点问题,集聚辅导员资源力量,开展专项工作的科学研究、理论提升和实践探索,增强协同攻关,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为学校人才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二、建设任务
1.明确建设方向,围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及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国际化素养提升等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一个鲜明主题,确定工作室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方向。
2.完善运行机制,辅导员工作室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工作室负责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转,工作室所在院(系)要给予相关配套支持,提供相对固定的工作空间等保障,形成工作室建设合力。
3.抓好团队建设,要积极调动人员,引入资源,推进工作室发展,原则上每个工作室要有10-15名专职辅导员骨干成员,在团队结构上要形成梯队、确立核心。
4.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开展工作坊、专项课题攻关等形式,对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决、凝练和提升。通过主题教育、课程开发、多形式辅导等,向本科学生应用推广工作室的育人成果,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指导与服务。
5.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室要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及时总结运行情况,宣传推广工作室的建设经验和育人成果,形式示范引领效应。
三、工作要求
1.原则上每名专职辅导员要结合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报名参与一个工作室,同时,鼓励兼职辅导员积极参与工作室建设。
2.各院(系)要积极动员辅导员老师报名参与,各院(系)参与辅导员工作室情况将纳入年度学生工作考核。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辅导员老师申报新的辅导员工作室。
3.党委学生工作部对工作室予以经费支持,各工作室要做好经费预算,使用好项目资金。
4.各工作室要尽快形成周期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室建设有序进行。
5.请于4月9日前联系工作室负责人进行报名。
附:
序号 |
工作室名称 |
功能和方向 |
负责人 |
1 |
“弘道”辅导员工作室 |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 |
王晓颖 |
2 |
“求是绘新”辅导员工作室 |
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 |
任 怡 |
3 |
“红色讲堂”辅导员工作室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朱 意 |
4 |
“予悦吧”辅导员工作室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白晓虎 |
5 |
“新·思·享”辅导员工作室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刘涛涛 |
6 |
“郑观世界”辅导员工作室 |
辅导员国际化素养提升 |
郭 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