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由历史学院、嵩阳书院、图书馆共同主办的郑州大学第五届国学知识竞赛决赛暨国学班授书仪式在图书馆第三报告厅举行。历史学院副院长谢晓鹏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刘志伟教授、图书馆副馆长马秀峰老师以及历史学院部分教师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300余名学生出席活动。
本届国学知识竞赛以“经典同品书香溢,国学共扬华夏兴”为主题,旨在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开展的“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激励我校大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赛共吸引来自全校各院(系)的453名同学报名参赛。历经海选和初赛,共有来自全校12个院(系)的18名选手脱颖而出,决赛分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线索题、风险题和观众互动六个环节,内容涉及朝代更迭、历史人物、宗教哲学、诗词歌赋等方面。最终,1号代表队丁磊、葛翩和李扬摘得桂冠。在颁奖仪式上,嘉宾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奖。
国学班授书仪式上,在场嘉宾为嵩阳书院2015级国学班学生代表现场发放《论语译注》、《四书章句集注》等17本国学元典读物,这些图书都是学院教授精心挑选的大师著作。
历史学院副院长谢晓鹏教授致辞。谢晓鹏副院长指出,国学的学习和研究讲求“博学、审问、明辨、笃行”,其知行合一的精神实质正与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要求相符合。谢晓鹏教授提出三点期许:传统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传承;当代文化的发展,创新是灵魂;文化事业的繁荣,需要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郑州大学嵩阳书院自成立以来便以“赓续文脉”为己任,注重促进国学人才的全面发展。书院分别以“嵩涛•颂学”、“千年弦歌”、“伊畔问学”和“喻教•润身”为主题,在登封嵩阳书院和嵩县两程故里等文化遗迹举办多次国学实践教学;邀请海内外专家开展“嵩阳讲坛”系列高端学术讲座二十余期;指导学生自主创办学术刊物《嵩阳》;联合北京大学国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等国学教育研究机构,搭建师生互访交流平台;每年通过举办国学知识竞赛为国学知识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搭建平台,并为国学班同学配发由学院教授精心挑选的国学元典读物近万册,以期国学学子秉承先辈学者的治学精神,为赓续千年学脉,繁荣中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陈可猛 供稿)

历史学院举行国学知识竞赛暨国学班授书仪式

获奖同学与嘉宾合影留念

国学班授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