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9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王蒙洋因为灾情、疫情多了一个身份——青年志愿者。在几十天时间里,他一直在各个岗位忙碌着,“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遭遇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暴雨,王蒙洋的家乡助泉寺村,位于新密市西北部山区,是暴雨下的重点危险区域,此次暴雨部分村民的房屋被冲毁,耕地被大量沙石涌入,受到很大影响。在暴雨过后,入党积极分子王蒙洋在村委的号召下,第一时间参与到村部的抗洪救灾活动中去。自7月25日以来,每天早上9点前往村部,工作至下午6点。在暴雨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主要担任统计员的工作,负责统计村里各组的受灾情况,帮助村委将村中人民的受灾情况及时上报。当救援物资到达时,王蒙洋又忙着搬运、统计、分发救灾物资,他不辞辛苦,不怕劳累,到处都有这个“多面手”忙碌的身影。
洪水刚过,疫情再一次爆发了。王蒙洋同学又一次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化身抗疫志愿者,再一次投入工作。7月底,因村里实施闭环管理,王蒙洋同学同村委及其他志愿者一同前往相应位置辅助设置助泉寺村卡点值班。8月1日下午,王蒙洋同学与其他志愿者前往牛店镇参加核酸检测采集人员培训会后,正式开始助泉寺村的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至8月25日,王蒙洋同学担任采集员的角色,前后共协助圆满完成五次核酸检测工作。他细致耐心引导村民扫描预约登记码,统计个人信息,带队引导村民进入采样区。“请大家先测量体温,再一个一个进”,“现在村里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请您做好登记”,每一次检测,从清晨到半夜,各个小区门口,王蒙洋风雨无阻的在岗位上坚守。
“这几十天连续作战,虽然辛苦,但也是一堂难忘的‘实践公开课’,”王蒙洋说,“如今,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00后的手中,我们必将做到胸怀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