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点(摘编)

日期:2017年06月06日 15:13 发布人: 信息来源:教育部 点击: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大党建、大思政、大维稳工作新格局,全面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1.强化政治责任,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2.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领会、宣传阐释和贯彻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编写习近平总书记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研修培训。结合党的十九大召开、建军90周年等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落实高校和院(系)党委、行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为学生讲思想政治教育课,征集汇编领导干部上讲台优秀报告集。健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研究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指导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修订完善大学生成长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会同中央文明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指导开展“第十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活动”“第六届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评选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开展先进事迹宣传展示。会同人社部、国资委开展“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培育建设第三批基地。贯彻实施《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完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和评价保障体系。
      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筹制订教育系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创新计划,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系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大问题,为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学理支撑。开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实施情况评估和总结推广工作。启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组织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大型展示活动和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育、艺术教育成果。
      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深入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努力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建立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及推广传播机制,加快“全国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建设,制订网络文章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条件。会同中央网信办继续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组织编写《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手册》,指导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组织实施“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校园好网民培养选树计划”。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教育,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行动。
      着力提升师生心理健康素质。印发《高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高校健全完善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开展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提出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推广应用。修订编写相关教材及培训指导用书,强化专题培训。充实、发挥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作用,辐射带动区域和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扶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队伍发展。
      3.强化基层党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协调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履行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订教育系统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筹备召开全国高校党建会,研究出台加强改进工作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高校党员干部政治忠诚、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政治立场、政治觉悟工作机制,指导督促各地各高校全面加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民办学校党建文件精神,组织召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配合中组部研究制订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公办普通高校全面开展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选择部分民办高校开展试点。着力做好高校党外人士工作,会同中央统战部试点推进统战理论进校园,督查高校统战工作意见文件精神落实情况。
      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意见,推动高校“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测评体系。制订实施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注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加强大学生网络党校建设,继续组织2万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2万名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示范培训。以“规范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支部风采网上展示活动。发挥党报党刊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继续做好向高校学生党支部赠阅《人民日报》《求是》等工作。
      4.加强战略谋划,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整合现有信息简报,统一编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提升资政育人作用。组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库,围绕高校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等领域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培育出版系列研究专著,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改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有关项目内容设置,优化资助方式,引导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支持办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期刊、栏目。
      统筹工作载体建设。筹备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委员会,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智库作用。统筹高校党建、安全稳定、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等基地建设,培育首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培训基地,建设一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研究基地。加强对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专委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保卫学专委会、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团体的工作指导。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推进落实高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人员以及专职辅导员岗位设置、配备要求。继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辅导员国内访学研修计划、高校学生工作骨干出国研修项目和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指导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表彰。组织开展高校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学生工作、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舆情工作、安全稳定工作专题培训研讨。
      5.践行“四个合格”,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司局。切实加强司局干部队伍建设。以打造“意识形态坚强前哨、党的建设坚强阵地、思政工作坚强指挥、维护稳定坚强卫士”为目标,深入推进党支部和司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司局。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加强全司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履职能力培养,教育引导全司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四讲四有”,做到“四个合格”,把中央和部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不断提升司局管理能力和水平。认真执行“三重一大”等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流程,层层落实岗位工作责任。筹备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强化与部内外宣传平台联动,扩大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成果宣传覆盖面。严格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深化优秀工作法应用,建立经常性理论学习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丰富党日活动,编辑工作动态,增进人文关怀,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全体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 2016-2020 郑州大学学生处 联系邮箱: xscxuan2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