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把握四个维度,即坚定的信心、科学的判断、勇毅的坚持、豪迈的胸怀。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坚定的信心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心。信心来自于理论的清醒、道路的正确、制度的不断完善、文化的先进。保持理论清醒,信心才能更坚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从国情、党情、民情的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保持了理论上的彻底清醒,坚定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心。道路选择正确,信心才能更坚定。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绝路、死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坚定的信心来自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制度不断完善,信心才能更坚定。“制度和体制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所能达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不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而且科学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全面深入研究、积极大胆探索、勇于自我革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定的信心来自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保持文化先进,信心才能更坚定。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包含着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元素,这种自信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源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科学的判断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审视历史、现实和未来而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科学应对“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原因在于党的科学判断。科学判断的逻辑基础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把握世界大势、适应时代发展、着眼事业需要、满足人民期待,集中全党和全民智慧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上对“三大规律”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成果,开创了新境界。比如在共产党执政规律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的认识、对共产党性质和执政宗旨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执政途径的认识、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方面,“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提出了“科学认识两大社会制度关系的新思想、促进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新理念、国际秩序新原则和人类社会关系新愿景和多彩、平等、包容的新文明观”等。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作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科学判断的逻辑基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勇毅的坚持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要勇毅的坚持,勇毅的坚持源自于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宣告自己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坚持理想不动摇,坚定信念不彷徨,使中国共产党经受挫折又奋起、顶住压力再出发、面对挑战抓机遇、克服困难筑辉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攻坚期,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的各种问题相互交织、需要破解的难题尤为复杂、需要化解的矛盾格外棘手,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迎接风险困难挑战、完成艰巨繁重任务、成就美好辉煌事业需要广大党员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勇毅的坚持砥砺前行。勇毅的坚持需要广大党员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埋头苦干更要理性思考、既要勇往直前更要积极稳妥、既要推进事业发展更要强化自身建设。勇毅的坚持需要全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巨轮战胜惊涛骇浪,向着伟大的目标前进。勇毅的坚持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受“沉舟”的影响,一定能够实现“千帆过”,勇于医治“病树顽疾”,必然迎来党的事业的“万木春”。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豪迈的胸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豪迈的胸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豪迈宣言,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豪迈胸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这个豪迈宣言,不知还要面对多少风险挑战、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习近平同志庄严地告诫全党:“要时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也明确要求:“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走过的路不但有平坦的阳光大道、也有荆棘丛生的崎岖小路和暗礁密布的险滩,不但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令人压抑”的阴霾。中国共产党以豪迈的胸怀回首过去,做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共产党以豪迈的胸怀展望未来,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