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郑州大学松园社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共同主办,关键金属与先进靶材料研究生党支部承办的“松享汇”第52期——“赓续星火·材俊筑梦”主题党日活动在主校区松园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顺利举办。松园社区主任、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魏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睿出席,部分师生党员和校友代表与会交流。
魏民在致辞中阐述了“松享汇”系列活动的创办理念,本期主题党课聚焦了科学家精神传承和青年科研使命引领,既是对“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也是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科研报国信念的重要举措。
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红色科研血脉
郑州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关键金属分团成员李叶围绕《科学家精神与青年使命》进行宣讲。她深情讲述了关键金属领域杰出科学家何季麟院士、刘炯天院士、赵中伟院士扎根祖国大地、勇攀科技高峰的奋斗历程,激励着青年学子在求学道路上勇毅前行。她号召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多元讲述接力,绘就青年成长画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株洲华宇钽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皓宇与师生面对面分享成长经历。他回顾了自己在郑州大学的求学时光以及从科研训练走向技术创业、最终投身关键金属产业发展的心路历程。他勉励在校学子要抓住时代机遇,夯实专业基础,勇于创新实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科研报国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的詹嘉璐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交流。她结合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与当前工作实践,向同学们分享了从校园走向产业前沿的适应与转变。她鼓励学弟学妹们在科研探索中既要保持热情,也要培养韧性,善于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汪志扬从自身经历出发,生动讲述了“无氨氮钼冶金新技术”从理论构想到实验室突破,再到工业化应用的完整历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一项重大科技突破的背后,都是科研工作者对国家需求的深刻把握和对技术难题的持续攻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梦凡,扎根宁夏石嘴山市宁夏钜晶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第一线。他结合自身在关键金属材料研发、课题攻坚中的亲身实践,分享了科研中的困难与突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强国有我”中的坚定信念与实干担当。
师者寄语深情,赋能青年科研使命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郑州大学)李永立教授寄语青年学子要心怀“国之大者”,脚踏科研热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锤炼本领、实现价值。他表示,将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探索“科研—思政—社区”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引领与科研指导中的双重作用,构建更加系统化、协同化的研究生育人平台。
汇聚育人合力,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最后,马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松园社区在学生思想引领与社区协同育人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肯定了“松享汇”系列活动在推动党建与科研融合、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中的积极作用。希望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在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芒。
此次活动是郑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松园社区将持续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松享汇”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强化科研引领、价值引领与实践引领的有机融合,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