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中青在线】“医”路远航,“郑”在行动

日期:2017年08月12日 13:3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阴阳赵镇是一个小地方,位于漯河市源汇区,是典型的基层农村,土路土墙、豆棚瓜架——毫不出奇。这样的地方着实有很多,在中国的基层,处处可循,然而也就是这样地方,因为经济所限,卫生条件落后,居民医疗知识贫乏,才需要更多的关注帮助。这,正是爱心服务医路远航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此处的初衷。

服务队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建,以“农村家庭紧急医疗救护现状调查研究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为主题,开展爱心医疗服务,了解基层家庭医疗情况并提供帮助。

相遇——建一座桥

7月13日,初到小镇,队员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色:田间阡陌、鸡犬相闻。怀着略带紧张而兴奋的心情,大家开始了为期10天的服务,早早地就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搭好了为村民们免费量血压和身体咨询的棚子。然而伴随着炎炎烈日,直到太阳升到头顶,仍然只有为数不多的村民来到这里接受服务。

在向村支书和这些接受服务的村民们了解情况后,队员们才知道村民的顾虑。在服务队之前,村民们曾经被打着免费医疗服务的骗子骗过钱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队员们不仅没有得到村民们的信任,相反,村民们对大家还充满了防备。

尽管出师不利,但是充满斗志的队员们没有放弃,奔走在乡间小路上,走访各家各户,来到村民家里发放调查问卷、赠送医疗小礼品,并且和村民们交谈,告诉他们,服务队的队员都是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大学生,不会收取大家一分钱。

在与队员们的交谈中,耐心和真挚最终化解了双方的隔阂。在夏日蝉鸣和满院绿荫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们,建立了一座通向这群朴实的人们的桥。这座沟通之桥,就在家前屋后,就在田前垄上。

相识——为一颗红心

在农家一摇一摇的蒲扇前,在昏黄的吊灯下,在“知了知了”的蝉鸣里,队员和村民们的相识刚刚开始。慢慢地,在唠嗑的长长短短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对家庭医疗和紧急救助其实是很感兴趣的,但是村里经济状况差,村民们普遍文化水平也不高,没有条件去接触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队员们从前寨村村支书赵元(化名)口中,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村的建树(化名),就是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忽然晕倒了,老乡啊邻居啊都赶过去帮忙,但是谁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不敢乱动,最后好好地一个大小伙子,就这么没了……”说起往事,村支书依然很痛心。

村里的卫生状况差,没有像样的、正规的医院,村民们也没有能力处理像脑梗、心肌梗塞、晕厥等的突发性事件,造成了这样悲剧的发生,而它分明是可以避免的。或许是这样的责任感,让队员们感到这次活动还承担着沉甸甸的生命,在做紧急救护演示的时候尤其认真,还会主动邀请观看的村民参与其中,手把手教授。这是一位位未来的白衣天使,从此刻开始铸就的一颗颗红心。

相知——能做的太少了

从服务队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想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从理想走入现实,队员们发现,其实自己能做的很有限。

“有很多来做健康咨询的村民会问我们一些他们自己的病,心脏病高血压这些,但是我们毕竟也只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学生,没有能力为他们解决这些大病,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这也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给他们提供专业性强的指导,只能告诉他们病的成因,并建议他们到医院做检查,不是给他们具体解决的方案。我们能做的太少了。”队长祝曼曼这样感慨道。

这一次活动为期10天,队员们造访了前寨村、湾赵村、水坑赵村等多个村庄,秉持着一颗真心和一腔真情,带着医疗爱心,一路远航。也许基层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服务队中,每一个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生,都正在行动。

作者:张羽丰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