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媒体广泛关注郑州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2017年09月04日 19:28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郑州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49支校级重点团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奔赴基层深入开展了医疗服务、教育助学、环保公益、法律援助、政策宣传、调查研究、文艺汇演等活动,受到了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中华网、大河网、网易新闻、凤凰网、搜狐网、《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电视台等各大网站、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报道,截止目前,县级以上媒体报道300余次。校团委在新浪微博开辟的#郑在实践#话题共发布微博17.6万余条,阅读量达到了2219.5万余人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郑州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契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建团95周年、建军90周年、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的时间节点,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通过组建“青春喜迎十九大”理论宣讲团、“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理论宣讲团、“依法治国”理论宣讲团、“一带一路”国情社情观察团、创新创业考察实践团、“美丽中国”环保实践团、文化艺术服务团、教育关爱服务团、爱心医疗服务团、禁毒防艾宣传团、“感恩郑大”母校宣传团等重点团队,切实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用专业视野发现问题,用学术思维分析问题,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长期的探索坚持下,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步形成了“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的工作思路,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服务地建立了长效对接机制,受到了服务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青年网】高校学子下乡调研宣讲:遇见脱贫路上的他们

712日至716日,郑州大学法学院精准扶贫入乡间,法律宣讲进心田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鹤壁淇县顺利开展。在五天的扶贫之旅中,队员们前往形盆村、土门村、小岩沟村三个村庄进行走访调研和普法宣讲,重点学习村里脱贫的方案和策略,并用镜头记录下了每一个珍贵而难忘的瞬间。

链接:

http://sxx.youth.cn/photo/201707/t20170726_10380870.htm

 

【中国青年网】河南一高校学子下乡支教 九年支教践行诺言

中国青年网洛阳727日电(通讯员 刘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同时响应郑州大学201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郑州大学文学院“文翰”队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2009年起,郑州大学文学院每年暑期都会赴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一中支教,而今年已是第九年。一年又一年,或烈日高温,或狂风阴雨,几经辗转,都不曾停下赴约的脚步,只为践行曾经不舍离开时许下的诺言,“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

  710日,郑州大学文学院“文翰队”出发前往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一中,开始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支教课程不仅教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眼界,激发孩子们考上大学的决心,让孩子们走出鸦岭,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链接:

http://sxx.youth.cn/photo/201707/t20170727_10390532.htm

 

【中青在线】下乡日记:浚县小河镇一中的日子

正值炎夏,烈日当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支教队来到鹤壁市浚县小河镇第一初级中学,给孩子们漫长的暑期生活带去了一阵清风。

他们不是很会讲普通话,皮肤被骄阳晒得黝黑,然而这些都抵挡不住他们对支教队的热情。

支教队开设了古代建筑、历史人物、甲骨文、书法、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支教队的每一位成员与当地孩子之间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愫。

教师手记

在讲木结构建筑的时候,发现同学们兴致其实很低。经过询问和课堂表现可以得知是因为之前并不了解木结构建筑,也没见过。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其实“见过”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指标。讲见过的东西要比讲没见过的东西容易的多。

不过,后来讲城墙和塔的时候,同学们的兴致就挺高了。因为这是他们相对熟悉的。令我很意外的是,他们甚至还说出来了道口镇的城墙,这说明大家是细心观察的。

而在讲到城墙的时候,我说到城墙在当今社会已经再难撑起军事防御的大任。因此是否应该拆除。同学们回答的时候却是坚决不能。这一点也还是很意外的,因为大家似乎有很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与我所想到的悲观情况差别还是很大的。

之后讲到古塔。古塔对大家也是很熟悉,所以大家兴致也很高。在挑选图片的时候注重对于塔的悠闲欣赏,大家也是非常感兴趣。不过在讲故事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好像并不能理解一些佛经故事中的象征意义,这也是始料所未及的。

教师手记

怀着略带紧张的心情,我开始了支教的第一堂课。今天是虽然是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但他们非常亲切,这是我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

在我看来,支教的意义在于能够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带给他们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引导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己、开阔自己、实现自己的心愿和价值。

本次支教,我的主题是经典历史人物鉴赏,在今天的第一节课上,我选择了汉魏时期的曹操与蔡文姬两位人物代表。希望能够呈现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乱世之中,不同性别、地位、身份的人们为了同样的目标而选择的不同实现方式。他们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或是将满腔愤懑倾注于笔端的才女,而都展现了当时特有的社会风貌。

总的来看,今天课程的进行比较流畅,同学们能够非常专注地聆听授课内容,也非常积极地分享他们对于两位历史人物的了解和看法。在这次课上,我真正感到了一种存在于师生之间眼神、心灵的交流,他们非常渴望知识,而我也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应和传递。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感到自己的准备工作稍显不足,没有很好地传达自己授课的想法和目的。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流畅和生动;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略显单调和无聊。当然,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摸索。

教师手记

711日今天是第一节上课,课程内容为甲骨文。对于准备来说还是比较充分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授课对象,所以课程难度设计的有些大,课堂也不是特别活跃。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不是特别大。所以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程度,尽量安排一些较为简单有趣的课程,使学生对甲骨文产生兴趣。

712日今天第二节课程安排的还是比较合理的,放弃那些空泛死板的理论,直接对学生讲一些甲骨文字的写法。这种课堂内容的安排发现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课堂较为活跃,学生对甲骨文也有了一定的兴趣。较昨天的课堂来说,今天的课堂还是比较成功的。

教师手记

今日上了第一节书法课,是给九三班的同学们上的。他们纪律优良,我有时候声音较小,有时内容也较为深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未出现交头接耳之类的现象,这点是极为值得称赞的。

个人觉得,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的水平和需求如何,我现在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不清楚该以何种程度进行课程,因而下发了试卷进行调查;第二是我的课程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结合他们的意见进行改善。

希望通过我上的书法课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好的书写习惯和练习方式,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有所益处。也希望我以大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是奋斗的目标与动力。

教师手记

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今天,当我站在这群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深刻的理解了马克思说的这句话。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历史。作为一个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劳动者,我倍感自豪,作为能为偏僻地区孩子带来教育的支教者,我甚感骄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今天看到那些充满朝气的孩子们,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十分听话,尽力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本以为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有些难以管理,但实际看到后,他们真的很优秀。

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我们的教学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一些混乱,教学内容和实际有些不符,这些都要改变。还有男女学生隔阂较大,早恋虽不好,但不要矫枉过正,要促进青春期少年心理正常发展。

教师手记

上午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教唱歌曲《小幸运》。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同学们的熟悉程度也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原因可能是备课不够充分,选歌调有点高,难度有些大。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氛围不够活跃,教唱的时候跟唱的也不多,但课堂纪律还是很好的,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听讲。和同学们的互动主要集中在前面几个同学中,下次要注意改进,和全班互动。唱歌时声音有点小,后面可能听不清。没有提前做好歌词展示,抄歌词占用了上课时间。

下午的课在选歌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改为了难度较小,传唱度高的《童年》,同学们学歌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互动也很充分,同学们能够上台来展示自己。因为准备有些仓促,歌词没有记熟,出现了忘词的现象。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总体来说,比上午有了些进步。

教师手记

手工课上孩子们古灵精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捏出来的作品也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捏的中规中矩,有的孩子天马行空的给小黄人小熊戴帽子穿衣服…从他们身上,能看见我们小时候的影子,拿着一坨粘土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孩子们的世界非常单纯,和他们在一起也很快乐,很幸运可以遇见他们。和孩子们交往越深就越不舍,所以要好好把握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们。

同学展示

学生们需要一滴水,老师们就要有一桶水;

学生们需要一桶水,老师们就该有一片汪洋大海。

支教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孩子们炯炯以盼的眼神已经道出了答案。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03/content_16358764.htm?from=singlemessage

 

【中青在线】微光汇聚力量,支教放飞梦想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践行“一学一做”实践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组织50名志愿者前往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回民小学、赵垛楼小学,洛阳市横水镇会瀍小学、濮阳县习城乡王寨村向阳小学四所小学进行为期半月的暑期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

笃信仁厚,不忘初心

2017年是微光“七彩假期”支教项目实行的第六年,在郑州大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微光“七彩假期”项目更加完善,不仅注重农村儿童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更着眼于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兴趣爱好的培养。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结合时下热点和留守儿童的需求,开展趣味课程,记录留守儿童档案,为农村小学建立图书角,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支教调研期间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课外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假期。相关课程不仅包括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也包括信息素养、阅读习惯、国学历史、世界风情、手工美术、感恩教育等数门兴趣课程,并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家访等课外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躬行实践,慎思勤勉

在微光“七彩假期”暑期支教的同时,项目将社会实践与学术专业紧密结合。根据支教地的实际情况和时下热点问题,共设立3个社会调研主题,题目分别为《在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素养调查研究》、《乡村教师从业现状及进修体系研究》、《新常态下,农村小学对基础教学设施的利用现状及出路调查》进行主题调研,运用信息管理学院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不仅在短期支教期间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更从学术的角度探索解决方案,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善始于小,爱终成大

微光“七彩假期”支教活动自2012年起,中间没有间断,凭借一代代微光人的努力,志愿者用心走进孩子们的心中,用真情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勇于担当,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点点微光,汇聚力量。

微光“七彩假期”暑期支教活动长期关注并致力于改善河南省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力求为河南省农村教育事业增添力量,志愿者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为农村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得到了当地师生及家长的欢迎,给不求回报的爱心支教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8/content_16406551.htm

 

【中青在线】我和团徽走郑州 “一学一做”宣讲团在行动

正值建团95周年之际,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实践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青年群众之中的“我和团徽走郑州”一学一做理论实践活动。在郑州走街串巷,通过发放宣传材料、采访了解广大青年群众和共青团之间的故事、与共青团团徽合影等多项活动,宣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唤醒青年人关于共青团的回忆,以实际行动践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

整装待发:共青团员响应时代召唤

2017711日上午实践队在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召开“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理论宣传团动员大会,由学院团委书记兼实践队指导老师王永刚主持,实践队队长戚尹姝、实践队宣传专员赵焱等七名实践队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由指导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观看共青团中央在2017222日召开的全团“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讨论学习习总书记讲话主要精神;落实组员任务,细化实践内容,分工明确;开展安全教育,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实践队人身财产安全;文明行为,礼貌言语,维护母校形象。指导老师更鼓励实践队同学说:“青春年少正担当,扬帆起航走四方。”会后实践队成员整理物品,带着豪情壮志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

拥抱团徽:闪闪徽章在我心上

四天时间,实践队的脚步走过了郑州的二七纪念塔、火车站钟楼、会展中心、千玺广场、河南省博物馆、中原福塔、郑州大学各校区等地。每到一处,实践队成员总会抱起团徽,寻找周围的青年群众与团徽合影。在实践队的镜头下,每个青年人抱起团徽的那一刻脸上都挂着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采访过程中,当问及和共青团的故事时, 一位在郑州求学的大二学生说到:“我从初中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当时学校组织集体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青团……’我眼里一直热泪盈眶。”采访下来,其实每个青年人心里都充满着正能量,对于我们青年来说共青团不是一个天天挂在嘴边的词汇,但闪闪团徽所带给我们的使命感一直印在心里。

我讲你听:一学一做的真正内涵

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实践队积极走访,发放一学一做宣传页。路上遇到了很多朝气蓬勃的中学生,非常耐心的听取实践队员的讲解,并对不明白的地方发出疑问。讲解结束后,一位读五年级的孩子告诉我们他以后一定会努力争取加入中国共青团。介绍完毕后实践队员还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系统的数据来展示当代共青团员的精神风貌。

矢志不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刻践行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强化团员的先进性和光荣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凝聚力,加深共青团员对历史使命的认同感,也使郑州的城市文化同共青团文化有所融合,让优秀的共青团员在郑州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

为了一个更美丽的中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团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真言值得我们踏实践行。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8/content_16406548.htm

 

【中青在线】支教志愿者,愿做孩子梦想的摆渡人

九年的支教接力,一千多天的陪伴,郑州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一中的支教之路已经走了这么远。今年710日,郑州大学文学院的志愿者们又踏上了赴约之路。

鸦岭乡是洛阳市革命老区,历史悠久。相传很早以前,伊河沿岸是一片汪洋,惟此地为一土岭,常有乌鸦栖落,后人搬迁于此,故名鸦岭。

走进鸦岭乡,首先看到的是平坦的道路、热闹的街道与完备的基础设施。进入校园,绿树红墙,假山凉亭与三幢漂亮的教学楼更是让志愿者们惊讶,这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支教。志愿者们不由发出疑问:“学校这么好,我们为什么还来支教呢?”

鸦岭一中的校长在筹备会上的讲话使志愿者们不再疑惑,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所在。校长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最重要的软实力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但却不能起到兴趣启蒙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夏令营中设立了音乐、朗诵、书法等课程,让孩子们在这些课程中找到兴趣所在,甚至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多彩课堂,埋下梦的种子

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数却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音乐课上,老师准备的音频、歌词都无法给孩子们展示出来。“不能从大屏幕上看歌词,那我们就把歌词抄在黑板上,设备放不出歌,我们就把自己的电脑音量调到最大。”克服重重困难,孩子们终于开始学歌,一部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前聚着许多小脑袋,当美妙的旋律从电脑里放出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睛闪耀着兴奋的光芒。小小的教室里飞出了孩子们的天籁,飞向操场,飞向志愿者们的心。

一个叫思怡的女孩在音乐课上犹为认真,高高地抬起小脸,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黑板上的歌词,伴奏响起的那一刻,她的嘴角挂上了一抹纯净的微笑,小脑袋不时跟着旋律晃动起来。

课后,思怡跟老师聊天的时候谈到:“我特别喜欢唱歌,可是在学校里学的歌曲类型有限。在夏令营里,就可以跟老师学我喜欢的歌啦!”

真诚宣讲,孕育梦想萌芽

“我们举办夏令营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渴望走出去的愿望更加明确,树立的目标更加高远。两周学习的知识并不会让他们成长多少,然而你们的一言一行却可以影响他们,用你们活生生的经历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好大学离他们并不遥远。”在鸦岭一中张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为鸦岭一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

其中,农村出身的志愿者小柴,用真情打动人心。当讲到为供自己读书,常年在外地辛苦打工挣钱的父母时,小柴不禁红了眼眶。台下几个小女孩也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此刻的泪水,浇灌的是她们梦想的萌芽。谈到农村女孩的未来,小柴激动地说道:“我们农村女孩,如果不想要抱着孩子在村口跟别人话家长里短,就要努力学习,走出农村,改变我们的命运。”一席话语,让台下的孩子们感触良多。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大部分志愿者老师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并不是不可触及的梦,而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实现的梦。你们甚至可以考到更好的学校,走向更大的城市。”

一个叫佳佳的女生在给志愿者的信中写道:“遇到你们之前,我不想考大学,觉得考大学没有用。可是,现在我想好好学习,以后考到郑州去找你们。我也想像柴老师和你们一样,摆脱普通农村女孩的命运。”

爱在传承,明日嘉木可期

九年之中,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不计其数。有一位曾在初中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走出了鸦岭,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今年,他作为支教的受益者,推荐了他的大学同学来到母校鸦岭一中支教。从受益者转变为“授益者”,这是一种爱的传承。

另一位优秀毕业生小达今年以理科678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是伊川县今年唯一一个,也是鸦岭乡的第一个清华学子。在接受志愿者们的采访时说道:“初一那年,你们来举办夏令营时,我没有参加,想来也是蛮遗憾的。听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说,那十几天里,他们收获了很多,还和志愿者老师们成为了朋友。从各种有趣的课堂上了解到许多新东西,开阔了眼界。”这种改变虽然细微,但也是支教的意义所在。让孩子们的暑假更加充实丰富,远离手机和电脑,去主动地认识更多朋的友,了解广阔的世界,放飞梦想的翅膀。

“老师,以后我拿着你给我写的话去郑州大学找你,你可别忘了我呀!”“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孩子们的话让志愿者们红了眼眶,“来,明年我还来!”

鸦岭乡并不是大家眼中的那种闭塞贫穷而落后的地方,它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郑州大学文学院的志愿者们所做的就是带给孩子们新思想,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梦想,鼓励他们走出鸦岭,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地方,成为孩子们追求梦想道路上的摆渡人。

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而爱的力量是无限的。支教无法直接带着孩子们走出农村,但却可以为他们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

链接: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8/18/content_16406660.htm

 

【中青在线】十年机械学院长情陪伴,关爱东南小学留守儿童

201778日,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支教调研分队一行十人在河南省濮阳市柳格镇清丰县东南小学开始了十天的支教之旅。十天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短,但就是在这充满意义的十天里,我们不仅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了礼物、知识、温暖,同时也收获了孩子们,乡亲们浓浓的爱。

有人说陪伴是绝望时一个鼓励的眼神,受伤时一句安慰的话语,无助时一个温暖的拥抱。而对于我们所有的志愿者来说,陪伴,是我们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爱,一天天的陪伴是一句句长情的告白。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已经和柳格镇东南小学牵手共同走过十年光阴。在这十年时间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支教都是难忘的回忆,我们彼此帮助,相伴成长。

积极地报名

201779日,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生活,令我们所有人意外的是孩子们早早地就守在大门口,刚刚8点已经有60多名孩子完成了报道,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的笑容,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美滋滋的。

孩子们天真的问道:“老师,你们怎么才来啊,都等你们好久了,放暑假就盼着你们来呢!”更有一个小女孩说到“老师,这两天下雨,我就天天祈祷别下了,我就怕雨太大,郑州大学的老师就不来了。”,孩子们心中最纯真的想法感动了我们每一位支教老师,简简单单的话语却充满了他们真挚纯洁的情感。

看着孩子们对知识如此的渴望,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焰,迫切地想把自己所准备的知识传授于可爱的孩子们。

趣味小课堂

支教的时间并不长,我们无法带给孩子们太多的知识,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在课程安排方面,我们以启发性和趣味性为重点,根据自身的特长,开设了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手语、语言表演、人文地理、历史、医疗急救十门课程,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美术课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了,专业学习过美术知识的志愿者马雅琪为孩子们讲述着美术各方面的知识。蜡笔、水粉、画笔、面具,一个个美术课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看着孩子们憧憬的眼神,我们都感到了无限的满足感。

在美术课上,志愿者马雅琪认真的给孩子们教着自己学习到的画画技巧,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知识领域令孩子们激动不已,还有一些孩子认真地记着笔记,还不时向老师提出一些自己心中的问题。“老师,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有名的大画家”一个孩子笑着说。画画仿佛是孩子们的天性,给他们一支彩笔,他们就能描绘出自己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次支教我们本着给孩子们拓宽知识面的本意,特意开展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却又十分喜爱的手语课,志愿者方芳在郑州大学特意学习了基本手语,孩子们对这门新鲜的课程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充满兴趣的手语课上,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志愿者都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体育课无疑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经过了解,东南小学的孩子们在平日上学的时候很少接触篮球课,志愿者刘屹和屈青珩从郑州大学带来篮球,将自己所学到的篮球基本技术技巧一一教给孩子们,孩子们虽然平日不常接触篮球,但是在志愿者的教授之后,都展现出了很高的天赋,相信孩子们在以后系统的学习之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发挥与发展。

一起升国旗

2017710日,星期一,东南小学和机械工程学院一起进行了一次充满意义的升国旗仪式。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孩子们和志愿者们都坚持进行升国旗仪式,神圣而又庄严。孩子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坚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让大家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趣味运动会

在得知孩子们很少参加运动会之后,我们志愿者决定给孩子们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既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又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本次趣味运动会,我们一共准备了篮球投掷、篮球运球跑,乒乓球接力跑,夹气球跑四项比赛,在比赛中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满满的感动

在我们来到东南小学之前,濮阳天气情况不是很好,大风破坏了学校内为数不多的石艺装饰,散落的石头给孩子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随地散落的石头还有可能对孩子们造成误伤,鉴于此,我们支教的志愿者决定帮助在校老师一起把破损的石头清理干净,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干净的学习娱乐环境。虽然天气炎热,我们志愿者都满身大汗,但是为了孩子们,这点苦这点累又算得上什么呢。看着被我们清理干净的校园,看着孩子们自由奔跑的身影,没有什么可以比这更能感到快乐了。

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一名三年级的小男生跑的太快摔破了膝盖,志愿者们立即带着他来到医务室,用凉水先清理伤口,然后又涂抹上了一些消炎和止血的药物。

一名四年级的小女生因为没有吃早饭又喝了太多的凉水,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突发肚子痛,志愿者老师先带她去医务室简单的进行了检查,再确定并无大碍后,志愿者亲自将她送回了家里,她的母亲非常感谢这我们志愿者,我们心里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十天里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我相信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么志愿者都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调研走访

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群体,在支教之余,我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准备,采取灵活的调研方式,走访东南小学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对特殊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本次调研走访,我们一共调研了5户人家,他们几乎全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年纪虽小,却十分乖巧听话,性格也很活泼开朗,刷碗、做饭……他们用稚嫩的双肩担起重任,帮助家人撑起了这个小小的家。真心希望他们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

文艺汇演

据我们了解,东南小学除了六一儿童节之外,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参加正式的文艺表演,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在715日和孩子们一起举办了一场属于他们的文艺汇演,送给孩子们一个表现自我、放飞自我的舞台。

这次文艺汇演,从主持到表演都由孩子们自己完成,我们只是伸出双手,在背后推动他们,迈出这成长性的一步。尽然孩子们表现出一丝丝胆怯,但他们走上台前的勇气,已经赢得了我们的掌声。

开场舞——兔子舞,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舞瞬间就把本次文艺汇演的气氛点燃。

两个可爱的小女孩虽然没有太多的唱歌技巧,但她们就是喜欢唱歌,用自己纯真的声音完成了一首《蜗牛与黄鹂鸟》,她们干净的嗓音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一段《少年中国说》的精彩朗诵,没有太多的专业朗诵技巧,却用嘹亮的嗓音表达出中国少年的锋芒锐气——“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短暂的支教活动在文艺汇演中落下帷幕,在这个即将丰收的季节,我们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陪伴孩子们享受愉快暑假的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更给我们一行十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我们与孩子们终将分离,他们的明天依然等待着他们自己去谱写,他们的命运依然等待着他们自己去改变。我们撒下了种子,而丰硕的果实只待他们努力耕耘后去收获,祝福孩子们!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7/content_16403150.htm

 

【中青在线】引智扶贫,寻访醉美涉村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提出了“攻坚扶贫”、“精准扶贫”等政策方针,致力于推进中国新农村建设,为响应号召,巩义市涉村镇政府联合郑州大学商学院企业研究中心共同打造“涉村镇特色文化旅游基地”。郑州大学商学院“引智扶贫”暑假调研团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助力涉村旅游资源开发。郑州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苗书记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调研全体成员要本着“无所不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致力于寻访醉美“涉村镇”,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古迹、特色养种植、经济发展现状等对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

古朴、醇真、谙人文之美

79日下午调研团(16人)抵达涉村镇,当地政府党委书记许书记、办公室主任杜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随即对涉村29个行政村的概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调研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与建议。下午16时在杜主任的安排下,北庄村的王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了当地新发掘出来的充满年代感而不乏人文气息的石居部落(特色石窟窑)。

710日至11日调研团队集中拜访了吴沟村,村支书组织村民带领调研团队对当地250多孔石窟窑进行编号统计,村民们一边编号一边为我们耐心地讲解村里的大事小情,人文轶事。还记得前两年来过这里的摄影师傅在我们调查吴沟时说过一句话:“当地的村民对待远方来的客人非常的热枕,在他们看来客人的事甚至比他们自己的事还重要。”事实也确实如此,记得当时吴沟的退役军人李大爷带我们第三组去统计120孔窑洞,在田间遇到耕种的好友留他休息一会儿,他说:“可不敢歇,任务还多着呢”。

也许只是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給我们的心头带来温暖。从1217号队员分为8个小组到各个村落去调研,其中桃园村编写村志的翟双印老人为我们的调研提供十分宝贵的信息,他带领我们参观了1705年的翟氏古窑、嘉庆年间的枯井、咸丰年间的寺庙、三大改造时期的集体公社、九十年代的矿场旧址、离村五里地的山上的“神仙洞” 、离村八里地的“白衣阁”,翟双印老人一边走一边給我们讲村落历史的由来、人文古迹、当前社会发展等一些桃园村“前世今生”的故事,告别老人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临走前他赠送我们一本自撰的带有旋题名的《桃园村志》。

让我们感动的远远不止李大爷和翟双印老人,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涉村人民的淳朴与善良打动着我们,传递給我们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旖旎、秀丽、览自然之美

涉山、 涉水 、观涉山风光旖旎,览涉水风景秀丽,闻涉村底蕴人文。正所谓“连绵峰峦拔地起,山野窟窑有人家”,用此来形容涉村的自然风光村落布局最合适不过。

峰峦层叠一览众山小的五指岭、院落小桌亭台轩榭的吴沟平窑洞、鬼斧神工常年沉积的洪河溶洞、广袤无垠的跑马练兵场旧址、历史悠久的白衣阁楼等等让队员们叹为观止。五指岭村的村支书带领我们参观了河南第二高峰五指岭,其位于伏羲陕西,在巩义、新密、登封交界处,山顶便是河南广播电台的信号塔,山的北面有二十多个风力发电塔,东面是古赵匡胤跑马练兵场,西面则是明武宗年代前的圣母庙与五指峰,而南面是登封到新密的高速公路,站在五指岭圣母庙前的平地上,仰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沟壑纵横,造物主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融合在一起,远眺山峰,深呼吸,飘飘欲仙,山涧的翠啼与风抚过山林,一物一景总关情,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底蕴、壮怀、阅历史之美

涉村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在翟双印老人那里我们了解到翟氏祖先借修房宴请村民的传说,还有赵匡胤中原练兵、王莽刘秀帝位之争的故事。在洪河村志撰写人吴老先生那里我们了解到有江南艺人除害盘龙巨蟒血浴“洪河”的传奇,在参加1945抗日战争的老兵李老先生那里我们了解到皮定均司令员率领豫西军队英勇抗战的丰功伟绩、烈士投井英勇就义的壮举。

可以这样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神话传说是涉村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传承至今让世人铭记,他们大多歌颂的是一些充满正义、善良的人物,祈求神灵庇佑,称赞英雄主义等事迹,老村,老树,老人,便复原了一场场老故事,关于涉村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总给人一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

走进乡村是人生的一场历练与洗礼

在最后一天结束的时候涉村镇的许书记給我们的工作作了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青少年要善于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广大青年要敢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敢于提出一些新创意发散新思维并努力实现它”队员们通过短短几天的“下乡”认为此次活动的最大的意义有两点:其一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当地富有特色的小吃、灵巧的手工艺品、古老的石匠文化、窟窑文化、历史传说、自然山脉等都是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夯实的物质精神基础。

其二对我们自身视野开阔人生阅历的丰富有建设性作用,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劳动人民的勤勉、艰辛、与艰苦奋斗的意志品志,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各自走上自己的致富路,他们贫穷但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他们渴望为了改变生活而努力,并且也在一步步付出行动,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实干才能致富……正如那一句话商学院苗书记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学校安排的此次暑期调研活动活动让我们通过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场人生的历练与洗礼。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7/content_16403104.htm

 

 

【中青在线】郑州大学助力基层教育: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

淮滨县是信阳市下辖的国家级贫困县,其中罗营村更是省市县三级贫困村,贫困程度深,原因复杂。而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关爱服务队,就是来到了位于罗营村的罗营小学,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贫困地区教育关爱践行以及留守儿童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虽然事先了解到罗营村贫困程度较深,但在亲眼看到当地的状况后,队员们还是十分触动:“我们活动期间,发现当地很脏乱,然设施不全,孩子们的读书的书目是比较单一,除了语数外,政治体育之外,没有其他的课程,甚至连一个操场都没有。我们在村里的生活条件,也是日常断电断网,我们很多的微信推送啊,都是要等很久才能发出去。我们去当地的时候,那个季节也是淮滨的雨季,眼看着淮河水势上涨,前几日还暴雨连连。”

刚到达目的地就遭遇连绵的雨天,这一“下马威”并没有消减队员们的热情。大家在下雨的时候,给孩子们上了语数外的辅导课程,带领同学们看电影,还冒着雨,与村里的两位大学生一起,进行了走访宣传,并且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送孩子们一起回家。而在难得的晴天,710日,队员们为孩子们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张志远和张静雯是一对兄妹,一日,下着暴雨,哥哥志远在教室里学习,妹妹静雯忽然冒着雨跑了进来,队员们问她来做什么的,她说:“我也想读书,和哥哥一起读书。”因为两个孩子都不大,还不是很认字,所以在哥哥张志远询问一个队员的名字的时候,这个可亲的大姐姐在石板上画了一个梨和一个苹果,说:“我叫黎玥。”

就这样,黎玥和这两个孩子结识了。在接下来的交谈中,黎玥让志远用“一”造一个句子,志远的回答让志愿者们都很心疼,他说:“每次过年的时候,妈妈一回来我就非常高兴,我很想念妈妈。”原来志远和静雯的妈妈远在杭州打工,俩兄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了。

在学校里还有很多孩子和和志远静雯有一样,很久没有见到妈妈了。在12日的绘画课上,一个叫张淑珍的小女孩突然哭了起来,队员黄小雪走过来问她怎么哭了,小淑珍一抽一搭地说:“我很久没有见妈妈了,我忘了妈妈长什么样子了。”

这样的孩子们让队员们很是心疼,更是拿出十二万分的爱心和耐心来对待他们。在进行调研问卷的时候,孩子们很多年纪小,识字少,问卷上的题目都看不懂,队员们就作为老师一道题一道题地念出来,一个词一个词地解释。

在队员们的悉心关爱下,孩子们很快和队员们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负责宣传黄小雪就和一个叫吕荣婕的小女孩由相机相识、相知。“因为要为宣传做准备,我经常会带着团队进行拍照。荣婕每次看见拍照都要跑过来说‘我也要拍一张’。最开始她和其他孩子一样都对相机不了解,排斥我们为他们拍照,在我们队员为他们解释并且演示后,他们也都爱上了拍照。荣婕还会要求自己拿着相机拍,但是她只拍天空,拍的很好,很美,很有摄影师的风范。如果她会因为我们的到来爱上摄影,不管以后是不是从事这种职业,我想都是挺好的。”

其实此次教育关爱服务,服务队不仅仅给孩子们上课,还肩负着调研的任务。队员黄小雪对此也很认同:“孩子们在学校肯定是有朋友的,我们就想调查一下他们的友谊质量,是否会对他们主观幸福感以及父母缺失对他们负面影响,有一种补偿作用。如果能够得出这两者是相关的,我们就可以更多,更可能的关注留守儿童在友谊方面的开展。让他们多交朋友多一些社交,可能会帮助他们弥补一些家庭上、双亲关爱的缺失。”

此次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关爱服务选择罗营村,不仅是因为罗营村的贫困状况深,据了解,罗营小学从去年就开始作为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智力扶贫对口学校,双方共建社会实验基地。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1/content_16383965.htm?from=singlemessage

 

【中青在线】“医”路远航,“郑”在行动

阴阳赵镇是一个小地方,位于漯河市源汇区,是典型的基层农村,土路土墙、豆棚瓜架——毫不出奇。这样的地方着实有很多,在中国的基层,处处可循,然而也就是这样地方,因为经济所限,卫生条件落后,居民医疗知识贫乏,才需要更多的关注帮助。这,正是爱心服务医路远航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此处的初衷。

服务队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建,以“农村家庭紧急医疗救护现状调查研究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为主题,开展爱心医疗服务,了解基层家庭医疗情况并提供帮助。

相遇——建一座桥

713日,初到小镇,队员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色:田间阡陌、鸡犬相闻。怀着略带紧张而兴奋的心情,大家开始了为期10天的服务,早早地就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搭好了为村民们免费量血压和身体咨询的棚子。然而伴随着炎炎烈日,直到太阳升到头顶,仍然只有为数不多的村民来到这里接受服务。

在向村支书和这些接受服务的村民们了解情况后,队员们才知道村民的顾虑。在服务队之前,村民们曾经被打着免费医疗服务的骗子骗过钱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队员们不仅没有得到村民们的信任,相反,村民们对大家还充满了防备。

尽管出师不利,但是充满斗志的队员们没有放弃,奔走在乡间小路上,走访各家各户,来到村民家里发放调查问卷、赠送医疗小礼品,并且和村民们交谈,告诉他们,服务队的队员都是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大学生,不会收取大家一分钱。

在与队员们的交谈中,耐心和真挚最终化解了双方的隔阂。在夏日蝉鸣和满院绿荫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们,建立了一座通向这群朴实的人们的桥。这座沟通之桥,就在家前屋后,就在田前垄上。

相识——为一颗红心

在农家一摇一摇的蒲扇前,在昏黄的吊灯下,在“知了知了”的蝉鸣里,队员和村民们的相识刚刚开始。慢慢地,在唠嗑的长长短短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对家庭医疗和紧急救助其实是很感兴趣的,但是村里经济状况差,村民们普遍文化水平也不高,没有条件去接触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队员们从前寨村村支书赵元(化名)口中,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村的建树(化名),就是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忽然晕倒了,老乡啊邻居啊都赶过去帮忙,但是谁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不敢乱动,最后好好地一个大小伙子,就这么没了……”说起往事,村支书依然很痛心。

村里的卫生状况差,没有像样的、正规的医院,村民们也没有能力处理像脑梗、心肌梗塞、晕厥等的突发性事件,造成了这样悲剧的发生,而它分明是可以避免的。或许是这样的责任感,让队员们感到这次活动还承担着沉甸甸的生命,在做紧急救护演示的时候尤其认真,还会主动邀请观看的村民参与其中,手把手教授。这是一位位未来的白衣天使,从此刻开始铸就的一颗颗红心。

相知——能做的太少了

从服务队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想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从理想走入现实,队员们发现,其实自己能做的很有限。

“有很多来做健康咨询的村民会问我们一些他们自己的病,心脏病高血压这些,但是我们毕竟也只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学生,没有能力为他们解决这些大病,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这也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给他们提供专业性强的指导,只能告诉他们病的成因,并建议他们到医院做检查,不是给他们具体解决的方案。我们能做的太少了。”队长祝曼曼这样感慨道。

这一次活动为期10天,队员们造访了前寨村、湾赵村、水坑赵村等多个村庄,秉持着一颗真心和一腔真情,带着医疗爱心,一路远航。也许基层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服务队中,每一个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生,都正在行动。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1/content_16383627.htm?from=singlemessage

【中青在线】精准扶贫入田间,法律宣讲进心田

穿隧道,观故居,体民情……不是游山玩水,没有闲情逸致,一群身穿蓝色队服的社会实践队员走街串巷,普法宣讲。烈日下,古道旁,他们的身影汇聚成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他们,就是郑州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队的成员。712日至16日,实践队员分别前往小岩沟村、土门村与形盆村三个贫困村进行走访调查,顺利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每一站。

法律扶贫首站,实践队来到了小岩沟村——淇县最贫困的小山村进行调研走访以及法律宣讲。小岩沟村位于太行山余脉,以山地为主,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少,且当地缺乏稳定的水资源。缺水、缺地直接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农业的不发达导致当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劳动力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导致了小岩沟村贫困的现状,而脱贫,就成了小岩沟村的大梦想!

队员们了解到,小岩沟村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技术培训等基础方面入手,逐步推广中草药种植,打造特色精品小米种植,因地制宜规划立体种植。村支部、村委会努力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入农业气象联盟,大力探索招商引资,积极的给村民提供各种挣钱机会、就业途经,并引进了鹤壁市的一家公司的橡胶配件初加工项目,为村民提供修车等技能培训的机会,同时为即将搬迁的居民联系就业岗位等等。

如今,徐滋森书记担任小岩沟村第一书记,继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策略,让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

一天的走访接近尾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下的小岩沟村显得古朴神秘。看着小岩沟村清幽的山山水水和古朴的民房故居,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第一书记与村领导的带领下,小岩沟一定能早日改变贫困的现状,实现脱贫的大梦想,创造美好生活!

行程的第二站,队员们来到了土门村——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地方。驻村干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天真少年心怀梦想,努力向前,这里虽然清贫,但精神却十分富有。

一来到村委会,第一书记户东山就开始介绍村里的脱贫情况。在接下来对户书记的专访中我们了解到,户书记是2015年到土门村任第一书记的,那年的他57岁,是鹤壁市交通运输执法局的一名副科级干部。说起为何年至花甲来到基层扶贫,户书记颇有感慨。

“当时局里要求自愿报名下乡扶贫,我第一个报的名。为什么?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还在农村教过书,对农村有种特殊的情感。至于年龄,只要有这颗想给老百姓做实事的心,那都不是问题。”户书记在交通局做了一辈子工作,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农村老家,忘不了农村里含辛茹苦的贫困户们。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新形势下,户书记找到了新的契机,主动请缨,来到基层,和村民一道走完奔向全面小康的最后一里路,也站好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班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随后的走访中,队员们来到了小旺(化名)小朋友的家里。刚走进院子,懂事的小旺便拿出小凳子来给队员们坐。小旺就要上五年级了,当问到他哪一科学习最好的时候,他自豪地说是数学,队员们纷纷向起竖起了大拇指。得知他的英语也不错时,队员主动问了他一句“what's your name?”小旺非常流利地回答了"My name is Xiaowang"。如此一来,更是让队员们赞叹不已。

让队员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有些害羞的小男生长大以后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热情的队员们便邀请他合唱一曲,他很爽快地说来一首《小苹果》。“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欢快的旋律久久回荡在宁谧的小山村。相信小旺一定能坚持他的音乐梦,坚守希望,乘风破浪,梦想成真!在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自立自强的品质也终将助力村民们脱贫致富。

随后,队员们和梦想军校的鑫智(化名)以及憧憬郑大的佳佳(化名)等学生进行了交流,对她们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同时有专门的哥哥姐姐和她们进行了结对帮扶,以保证队员们能及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她们。

扶贫路上有坚持、坚守、自立、自强的他、她和他们,土门村的脱贫目标必将因这群美丽的人而早日实现!

本次社会活动的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了形盆村。带上宣传手册,怀着激动的心情,队员们来到了村里的小学,通过讲解道路交通法规、播放PPT以及做游戏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普法教育。

山间的清晨明亮清爽,如孩子们的笑脸一般清澈。当队员们走进孩子们的教室时,他们正听话的坐着书桌前,一张张笑脸上抑制不住对这群粉红色身影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好奇与期待。

趁着队员们安置投影仪的间隙,梦超同学首先给小朋友们对社会实践队来到学校的目的做了简单介绍,然后鼓励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勇敢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着黑板上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姓名,队员们仿佛看到了数十年后孩子们成为栋梁之才的场景,也看到了的希望和未来!

紧接着,投影仪调试好以后,侯雨佳同学深入浅出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道路安全相关问题,小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普法宣讲进行完毕后,队员们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几个小游戏。无论是“一块五毛”、“星期一逛校园”还是“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们都全身心地投入进来,玩的不亦乐乎。天公不作美,游戏接近尾声时,天空中下起了雨。山里的雨不似平原一般温和,不一会儿就成了倾盆大雨。但是大雨并不能浇灭大家的热情,队员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到教室里,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室里不断传出银铃般的笑声。随后,土门村和记平书记对形盆村的致贫原因和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向队员们做了介绍,也对形盆村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规划。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为期五天的淇县扶贫之旅已悄然结束,其间的点点滴滴却始终留在心底。这五天来,无论是“男招女嫁”不再赡养的风俗,或是身残志坚、守望梦想的小少年,还是老骥伏枥一心为民早脱贫的白发书记,都让我们明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怀梦想,方能脱贫!

短短五天,却记忆深长。也许5天的调查走访和法律宣讲并不能彻底改变村子的贫困现状,但知识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很快就会开花结果,就像土门村的徐会计说的那样“国家提倡依法治国,要不是你们来,俺们哪里懂啥是法呀!”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实践队来到这里的意义所在。

3个村庄,5个山头,7个队员,100余户贫困村民,1000份宣讲手册,600多名座谈群众,7名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每天翻越3座山头,步行10余公里......看似9个简单数据的组合,却凝结着郑州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全体队员5天来的心血,记录着田间地头走访调查、普法宣讲的一幕幕——跋山涉水,不辞劳累。

“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尼采曾如是说。大山里的人们生活简单,澄澈淳朴,单纯仁厚。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亦是如此,就像淇县领导对他们的评价:“我不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但当他们席地而坐和大娘娓娓交谈时,他们都是了不起的社会骄子”。这次活动也让队员们受益匪浅,让学习法律的他们懂得了身上的责任,须“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以修身,更须学以致用,以才干扶持人民!

希望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能给村民们带来法律上的启蒙,也能助力他们成功脱贫。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在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淇县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脱贫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平坦!

链接: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8/10/content_16381905.htm

 

【中青在线】不一样的课堂,音你不凡

说起七月,你想起什么?是冰镇西瓜的爽甜,还是冰激凌的甜美?但是对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组成的,“携手下乡音你不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来说,七月就是烈日下,扬尘的土路,和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作为郑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之一,队员们于710日前往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课堂、帮扶调研、优秀爱国影片连展、爱心捐赠和文艺汇演等多项内容。

社会主义音乐课堂

710日下午,志愿者们来到许良镇,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和他们一起来到这个小镇子的,还有音乐和爱。如果说这次音乐支教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授课的主题了——这一次的音乐课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在唱歌课堂上,志愿者们将爱国、敬业这些观念,蕴含在《富强歌》、《爱国歌》等歌曲中,教授给孩子们,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埋下种子,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与歌曲相配的,还有舞蹈的教授,志愿者们要为孩子们编排《富强歌》的配舞。然而在教室方面,授课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场地限制。由于条件所限,教授舞蹈的教室面积不够,每个小朋友所能活动的空间也很狭小,看起来有些拥挤,一定程度上也对小朋友们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志愿者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饱满欢快的拉丁、民族舞开始教授,并且为表现好的孩子发放礼物,很快感染了课堂上的孩子们,大家手舞足蹈、兴高采烈,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而在具体编排的时候,因为教室里无法做队形变化和各种调度,更是直接把教授现场移到了空地上,最终完成了《富强歌》演唱和配舞。

走访关爱村民

此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除了为孩子们带来音乐教授,还肩负了走访村民送关爱的任务。队员们先后走访了11户人家,有子女在外只能借照片寄托思念的孤寡老人,有早年丧夫一人挑起一家三口生计的未亡人,有父母在外留守家乡性格孤僻的小孩子,无一不让人心生感慨。而志愿者们为他们送去米油,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诉说自己的苦闷。

其中一位独居老人对志愿者们尤为热情,老远就去迎接志愿者们的到来,一进家门就拿出水果招待客人,可能是因为子女远在外地打工,老人既思念亲人,又十分孤独,而志愿者们愿意和自己聊天,听自己唠叨,十分开心和热情。

镇子上大多数孩子显得内向孤僻,不愿意接大哥哥、大姐姐的话,都是旁边的大人回答志愿者们的问题,聊一些孩子的近况。这些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县城打工,缺少母子、父子间的交流沟通。其中一个孩子更是特殊,幼年丧父,还患有弱视,但是从家中墙壁上满满当当的奖状上可以感受到他的努力认真。

可以看出,留守儿童除了物质保证之外,心理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它是儿童健康的重要一环节。志愿者们在走访的过程中,还送给孩子们学习用品和小礼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丰富文化生活

其实在音乐课堂教授和走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就了解到,镇子上条件差,娱乐活动单一枯燥,村民们即使期望有些娱乐,选择面也很少,也没有能力选择旅游这些开支较大的项目,文化生活匮乏。而志愿者考虑到这些方面,也提前为镇子上的居民准备了一些娱乐活动。

10日开始,志愿者们连续四天,在晚上为村民放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战狼》等优秀影片,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14日一大早,志愿者们就开始为了15日晚上的文艺汇演做准备。布置舞台、拉横幅、挂喷绘、和伴奏、走场排练,并于15号上午走访周边为汇演做宣传。共有1500余名观众观看了这场演出,精彩的节目也获得了村民们的好评。而在这次汇演最后,李兴成书记代表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对博爱县许良镇进行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授牌,张建书记代表许良镇政府接牌,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

这次“三下乡”活动为期7天,虽然已经完美结束,但是它也为志愿者们带去了深刻的感受和一些感悟。“走访中很多村民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生活很绝望消极,走访中的交谈很多次被打断,来让他们平复激动的心情,也有人掩面而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一点,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宣传方面,尽可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村子,这样才能带动发展,让村子里更多的人们对生活抱有希望。”

链接:

http://m.cyol.com/content/2017-08/10/content_16381895.htm?from=singlemessage

【中青在线】“乡”约盛夏,医路童行

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走廊里随处可见因为床位紧缺而增加的病床,墙壁上贴着“请保持安静”的标语-这是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角,也是很多医院的缩影。这里的儿童病区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和单薄的身体是否经得起病魔的考验?对于大病患儿,家长们是否有能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青木苍苍,始于关爱。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12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组成的“医路童行,一路保障”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五病区、心血管外科儿童病区、洛阳市中心医院等,致力于通过展开调研,深入了解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爱心助力暖童心,郑在行动伴成长

“我们去会不会打扰他们休息?”“孩子喜欢这个颜色的口罩吗?”“我们怎样跟他们交谈才不会伤害到他们?”盛夏正酣,烈日当头,走在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病房的路上,大家一个个忐忑不安,生怕触碰到这群特殊孩子的心理防线。队员们怀里抱着提前给孩子们准备好的小黄人口罩、五彩糖果还有七彩画笔,小心翼翼地迈入病房。

大家耐心而又温柔地和孩子们交流后,他们原本羞涩的脸颊渐渐绽放出了笑容。这里的孩子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即使残酷的病魔消耗了原本就瘦弱的身体,他们大大的眼睛里却依旧充满了力量。看到孩子们手捧着礼物那爱不释手的童真表情,我们心里最坚硬的那块地方突然崩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纵疾病无情,孩子们仍有一颗勇敢的心。

“我进手术室时没哭,出来时我也没哭!”,无惧伤痛,满怀希冀,一位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病的10岁小男孩指着他做手术的切口部位像个小英雄般骄傲。另一位患有白血病的6岁小姑娘,在志愿者二次到访后还将钟爱的小奖杯送给志愿者,无情的化疗让她原本可爱的小辫子消失不见,但她却把心中那份善良乐观传播给身边每个人好,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队员们正在用一言一行,呵护童心,筑梦成长。

医路保障广宣传 大病救治入人心

在与孩子们的进一步接触中,志愿者同时也向家长们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们的求医路。“我们家孩子前前后后看病算下来,总共花了一万五,幸亏政府报了百分之八十,不然孩子的病得耽误了!”当谈及医保报销时,一位患有法洛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孩子的妈妈言语间透露着感激。

和另一位家长谈到这个话题时,她表示:“对政府的医保政策还是很感激的,因为报销的那一部分钱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就是能给孩子多治一个疗程”。更多的患儿父母是向志愿者诉说生活的艰辛,“我知道国家优先报销标危和轻危的是觉得这些人治好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这边的医生给我说,我女儿治好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就是花钱比较多,那无论如何我都要努力她治下去。”哪怕有一线希望,“我”都要把它变成可能。父母都将阴霾挡在孩子视线之外,倾尽全力给他们最好的治疗和陪伴。

通过走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有些孩子的病种不在重特大疾病范围内,自费的药品大多价格高昂,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负债累累;有些在报销范围的孩子却也因不是贫困或低保户而不能参与报销;报销手续的繁琐甚至会耽误孩子的治疗。

医保政策不断完善,但真实问题也摆在面前不容忽视,扩大报销范围和报销药物种类、提高报销比例等问题依然是医疗改革的难点和重中之重环节。希望医改政策不断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家庭看到希望,减少社会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而大众则需要通过了解——家长们了解医改医保的内容,队员们通过调研了解医保的现状和患病家属的需要,通过层层汇总反馈,让医保医改更加完善。

关怀备至暖心田 凝心聚力齐担当

“我儿子刚刚六岁,查出了白血病。他爸爸没日没夜地在外打工,甚至怕耽误挣钱都不敢回来看看孩子。”一位母亲半开玩笑指着头上的白发向队员说着“不用花钱就将黑丝染银发”。孩子患病的痛楚,四处借钱的苦诉,日夜陪床的劳累,短短三个月,却改变了整个家。

患病的是小儿子,前不久,在上高中的大儿子告诉她:‘我不能因为自己上学而不给弟弟治病,我不上了,我要去打工挣钱。’讲到懂事却又让人心疼的大儿子,这位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眼圈红了,沉默良久。痛苦,压抑,苦难,或许以队员们的阅历并不能感同身受,可是,倾听和陪伴,奉献和帮助,却是队员们当下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为了更好的解决贫困家庭的经济问题,队员们想出了能帮助他们更多的方法——比如微信救助平台“轻松筹”。

大家耐心地教会父母们使用轻松筹这款软件,将需要帮助的家庭情况据实描述,积极动员身边的朋友捐款转发,让更多社会力量帮助这些家庭。

深入走访细调研 医疗救助聚焦点

队员们通过走访郑州市第一附属医院及洛阳市中心医院,以面对面交流咨询和问卷统计的调研方式,对重大疾病患儿医保报销状况和影响预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贫困家庭了解精准扶贫实施状况,了解了当今医疗救治政策和精准扶贫的开展状况,为社会保障和医药卫生部门等相关的机构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分析,以更好地宣传针对儿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的关怀政策,同时也为患者父母普及相关医疗知识。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与患儿及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儿童重大疾病医保报销状况。调查结束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讨论总结,形成了调查报告,切实反映当代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程度和开展状况。

愿以无私付青春,愿有岁月共回首。岁月无情,命运善妒,让孩子们疾病绕身,也让家长们日夜操劳白了头。却也叹人间有情,大爱无疆,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正在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给他们的梦插上翅膀。“做志愿是为了给心里养育一片净土,给一些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送去一些荧荧之光,给青春不留遗憾。”队长张奕琳总结道。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再微小的力量加在一起就成了千钧之力,因为有了更多人的关怀,期待着,看到孩子们一个崭新的未来。

链接: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9/01/content_16459142.htm

 

【中青在线】与“旅”同“游”“豫”见好时光

  郑州烈士陵园及中原英烈纪念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是为纪念中原地区为中华民族流血牺牲的英模烈士们而建的烈士陵园和永久性纪念馆。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加强青年德育建设,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组建志愿宣讲团,以“探究实践学习红色文化对青年德育建设的影响——以中原英烈纪念馆志愿宣讲团为例”为主题,开展暑期志愿宣讲调研活动。

“豫”见——革命先烈

  77日,正值“七七事变“爆发八十周年之际。上午,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志愿宣讲团来到郑州中原英烈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活动。志愿宣讲团辗转几路公交车,历时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纪念馆由大厅、单元展厅、英雄模范个人展厅组成,共分为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单元展厅和吉鸿昌、任长霞等十余处个人展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历史文献,生动展示了中原儿女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奉献牺牲的英雄历程。

  初到中原英烈纪念馆,队员们便被纪念馆庄严雄伟的建筑所震慑。短暂休息停留后,队员们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讲解稿,在事先分配好的展厅内抓紧时间练习,以增强讲解的熟练度,期待着为参观者带来一次完美的讲解。各单元展厅内陈列着各类珍贵历史文物和历史照片,甚至于某些展厅还存有历史影像资料和历史场景还原。一名队员在现场感慨道:“回首往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过去之悲痛化为现世之警钟才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其实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豫”见——热心群众

  79日至10日,志愿宣讲团的队员们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对群众的红色文化认知度进行问卷调查,期间遇见了许许多多可爱的热心群众。室外温度接近38度的郑州,酷热难耐,行人稀稀拉拉,问卷调查工作一度陷入瓶颈。

 

  经过简单商议后,队员们决定分为两只小分队,分别前往二七广场和绿城广场这两处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值得欣慰的是,当队员介绍自己是郑州大学的志愿者,目前在进行一个有关红色文化的问卷调查时,群众们都很积极配合,一位老红军大爷拉着其中一名队员的手说:“你们这个实践活动主题很有意义啊!现在很多小孩只知道哪个外国的、中国的明星,一说起英雄先烈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几个。”听完大爷这番肺腑之言后,队员们不仅为自己此次参与社会实践感到骄傲,同时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此次室外问卷调查中,队员们还遇见了其他可亲可爱的人。当队员们在郑州市少年宫附近进行问卷调查时,一位刚刚放学的小朋友主动跑过来拉着其中一位队员的衣服,要求填写问卷,看着小朋友严肃认真地填写问卷的样子,队员们直夸他是一个好孩子。经过一整天的努力,队员们收获颇丰。

“豫”见——热血青年

  结束两天的室外问卷调查工作后,11日早八点,队员们在校内集合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撰写相关论文。几天的奔波劳累后,团队凝聚力明显增强了。室外进行问卷调查时,由于调查地点距离学校有二十公里左右,地铁不能直达,队员们选择了乘坐公交。某些队员晕车现象比较严重,在车上,大家额外照顾晕车的队员们。有座先让晕车的队员坐,努力找话题聊天分散该队员的注意力。队员殷文东说:“参加此次实践活动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一起经历过的才是最宝贵的。经过几天的实践活动,明显感觉团队凝聚力增强,默契度增加。”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加,并且队员们在实践中大大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并且表示,今后会不断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革命英烈事迹,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

此次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暑期志愿活动历时一周,队员们先后前往郑州中原英烈纪念馆、二七广场、大卫城、绿城广场、碧沙岗公园、郑州大学新校区等地。与“旅”同游,在实践中增长阅历,“豫”见好时光。

链接: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9/01/content_16459134.htm

【中青在线】信息化服务照亮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信息工程学院在2017年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积极筹备、认真组织开展了以“美丽乡村”信息化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成员由李海涛老师和王冠玺老师带领12名队员组成,本院学生会主席董兴俊担任队长,于77日前往山西省长治市开展以“美丽乡村”信息化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展风采 成果展示阔视野

78日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在指导老师王冠玺的精心带领下,当地校长,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本次活动第一站--张祖小学。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单纯善良,奇思妙想,看到实践队员手里拿着的无人机和机器人后,争相上前近距离观察,眼睛里透露着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实践队队员随即向他们展示自己设计的体操机器人和舞蹈机器人,机器人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频频摆动,不一会儿,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观看,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和激动。在进行无人机展示中,小朋友们第一次通过无人机航拍看到了学校和村庄的全景,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仿佛自己也随着无人机飞向天空。展示结束后,我们随即采访了一位村民,他说:“郑州大学的学生们带来了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和无人机,既让村民们开了眼,更让村里的学生们开了眼,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通过无人机第一次从天空中看到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感到很兴奋”。

为了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我们将课堂由操场转移到了教室,由实践队队员给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简单的电脑知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采取了有奖竞答的形式,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竞答结束后,志愿者们让小朋友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长大后,我要当个航天员,我要探索宇宙深处,我要找到外星人”“长大后,我要当医生,我要研制出一种什么病都可以医治的药”……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而这些梦想,有的低调朴实,有的高高在上,我们十分欣慰能够看到一颗颗梦想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志愿服务修电脑 信工学子展才能

实践队队员通过走访,开展信息化调研,并且利用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电脑维修。走访中一些居民向我们提出了家里的电脑或电子产品遇到的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答疑解惑。实践团队中电脑技术突出的同学还跟随一些居民进入到当地居民家中进行电脑维修。同学们认真检查,找出问题后提出维修方案,向当地居民介绍维修经验和技巧,进行各种维修工作,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与感谢。

电脑义务维修不仅使我们将平时在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进一步深化,还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使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通过这次走访调研志愿者们不仅在基层中普及了科学,也展示了信息工程学院风采。

耳听小镇之故事 感悟中华之文化

之后,我们有幸请来了八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韩喜根韩老师为我们讲述张祖村和八仙的情缘,他从张果老韩文公讲到了药王孙思邈神医华佗,志愿者们十分感兴趣,不禁对这个小镇产生了探索欲。随后韩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土地庙,天主教堂,韩老师说:“这里的文化逐渐多元化,不仅仅相信八仙与他们相随,也会信仰上帝,所以天主教堂在村里的存在,独特却不突兀”。

古朴的院落,独特的观音堂,平静的漳泽水库……都让志愿者们沉醉其中。志愿者们应张祖村村民要求,利用自行设计的无人机对漳泽水库和张祖村进行了全面航拍。村民们看到无人机视角下的村子和漳泽水库,都非常高兴,实践队员将所拍摄图片和视频无偿赠送给村民,以期为张祖村发展旅游业做出贡献。

实践参观拓视野 专业知识新方向

为了将我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最实际的工作经验,我们联系了当地联通公司,进行参观学习。据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1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进入联通公司后,在包丽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联通的传输机房,数据机房和交换机房,让我们对网络运营商的工作有了最基本的了解。随后,我们来到会议室,包老师,从网络总体架构,网络层级和主要业务介绍三个方面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网络维护知识,这使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本次“三下乡”活动达到了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和帮助我院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和了解基层的目的,本次活动以“美丽乡村信息化服务”为主题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相互协作,得到了充分锻炼。

链接: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8/17/content_16403089.htm?ad=1

 

【网易新闻、搜狐网、凤凰新闻】爱从心出发,大学生暑假公益实践引关注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郑州市二七区团委合作,在二七区组建了共55人的18支小分队。队伍深入到二七区的各个社区,以青春卫蓝以及温暖二七为主要实践项目,同时协助社区人员完成社区创文创卫、文件整理、商铺检查、张贴社区通知、文明交通站岗、社区调研等日常工作。志愿者们与社区人员联系密切、相处融洽,能够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社区日常工作中,在郑州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志愿者们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美丽二七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链接:

【搜狐网】

http://m.sohu.com/a/163698043_453123/?pvid=000115_3w_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网易新闻】

https://c.m.163.com/news/a/CRHDH14D05169Q31.html?spss=newsapp&spsw=4&spssid=235611b3cf32147dd5ee6b095e5c1b3c&f=wx&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凤凰新闻】

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News?fromType=vampire&forward=1&aid=sub_25625007

 

【大河网】“和风送暖 爱在罗营”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志愿者实践调研进行中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16名志愿者深入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罗营村开展“贫困地区教育关爱践行以及留守儿童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本次实践活动将持续一周,志愿者们怀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关爱活动。

链接:

http://home.dahebao.cn/news/getContentDetails?type=2&contentId=59644be822b1b173399810&v=4.2.11&c=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河南法制报】肩负责任胸怀激情深入社会服务群众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郑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49支校级重点团队、千余名郑大学子,满怀热血激情,肩负责任担当,活跃在中原大地的乡村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社会调研,宣传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近日,该校药学院的200多名师生来到西峡县山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宣传服务台,向群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接受群众咨询,受到一致好评。

 

链接:

http://news.dahe.cn/2017/08-31/108520445.html

 

 

【中国青年网】为赴“青春之约” 郑州大学志愿者连续九年暑期支教

中国青年网洛阳88日电(通讯员 周雅田 刘莲)自2009年起,郑州大学文学院每年暑期都会赴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一中支教,今年已是第九年。一年又一年,或烈日高温,或狂风阴雨,几经辗转,郑州大学的志愿者们都不曾停下赴约的脚步,只为践行曾经离开时许下的诺言——“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

 710日上午9点,郑州大学文学院“文翰”队的志愿者们,又如约踏上“赴约”的道路。

青青苍木,源始于关爱

18名志愿者,3个小时,140公里,从郑州大学到鸦岭一中,这一路不仅仅见证着志愿服务队的团结和奉献精神,更承载着志愿者们为城乡教育服务,为社会贡献自我的梦想。

今年,同在鸦岭一中支教的还有中国农业大学的十三名志愿者。这十三名志愿者是被一位从鸦岭一中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推荐而来,这位优秀毕业生就是郑州大学支教的受益者,所以想让同学们将爱心传递下去。

九年的情感积淀,九年的心之所向,让志愿者的心与孩子们的心贴得如此之近。孩子们在听到志愿者们到来的消息时,不顾烈日炎炎,跑到学校,迫不及待地要报名参加新一年的暑期夏令营。

看着孩子们熟悉的脸庞因急奔而满脸通红的时候,志愿者们难掩激动的心情。一张张灿烂如花的笑脸,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传道授业解惑,正是每一位志愿者到此的目的。

有一些去年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特意赶来学校看望曾经的老师。见到志愿者的那一刻,孩子们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奔向老师,执手相望,无语凝噎。一年时光飞逝,这些孩子们长高了,也懂事了,而更令志愿者们感动的是,十几天的短暂相伴竟成为他们成长途中闪闪发光的记忆。

孩子们的支持总是志愿者们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正如志愿者们所讲:“遇见他们,让我相信,记忆是可以穿越时光的,无论隔了多久,我们都会彼此铭记,刻骨难忘。”

多彩课堂,燃兴趣之光

多年支教经验,为志愿者们的备课提供了借鉴。孩子们缺乏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培养兴趣、开阔视野的渠道。如鸦岭一中校长所说,开展夏令营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找到兴趣所在,明确目标,拓宽视野。为此,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学院特色课程文字学、“经典少年”朗诵比赛以及音乐、书法等趣味课程。

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数却无法正常使用。音乐课上,老师准备的音频、歌词都无法给孩子们展示出来。“不能从大屏幕上看歌词,那我们就把歌词抄在黑板上,设备放不出歌,我们就把自己的电脑音量调到最大。”

克服重重困难,孩子们终于开始学歌,一部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前聚着许多小脑袋,当美妙的旋律从电脑里放出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睛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一个叫思怡的女孩在音乐课上犹为认真,高高地抬起小脸,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黑板上的歌词,伴奏响起的那一刻,她的嘴角挂上了一抹纯净的微笑,小脑袋不时跟着旋律晃动起来。

课后,思怡跟老师聊天的时候谈到:“我特别喜欢唱歌,可是在学校里学的歌曲类型有限。在夏令营里,就可以跟老师学我喜欢的歌啦!”

心手相牵,你我共成长

鸦岭的昼夜温差很大,早晨往往比较冷。听说班主任顾老师来的时候没有带薄被子,班里的雯雯担心老师着凉生病,从家里为老师拿来一床薄被。将被子送到老师手中的时候,小声地说:“老师,你别嫌弃,这是我自己的被子。”

顾老师感动地眼含热泪,紧紧地抱住了雯雯。事后,顾老师动情地说道:“我该有多么幸运,遇到了这么可爱的孩子。”短短几天相处,竟换得孩子如此倾心相待。

夏令营的志愿者们除了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孩子们的大朋友。趁着夕阳正好,志愿者们把所有的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校园里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三二一地震啦!”“松鼠动!松鼠快跑!”“大树动!”此刻的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已然忘记了年龄的差距,沉醉在“松鼠抱大树”游戏的笑声和欢乐中。

孩子们在夕阳中奋力奔跑的身影,志愿者和孩子紧紧握住的双手,还有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绘成了鸦岭一中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在知识中一起翱翔,在欢笑中共同成长。

九年支教,为梦想护航

曾在鸦岭一中就读的小达,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也是鸦岭乡唯一一个清华学子。听说志愿者们在母校支教,便让志愿者们向在夏令营的学弟学妹们转达:“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学习是我们走出农村最便捷的途径。不要抱怨周围环境,学习只能靠自己。梦想起飞于坎坷之途,高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成在坚持,败在荒弃。”

谈到他对于支教的看法,小达说:“你们来的那年,我有事没参加成,但是听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们说,他们收获很多。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却通过老师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帮助他们树立了目标。”也正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支撑小达一路走来。

“我们举办夏令营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渴望走出去的愿望更加明确,树立的目标更加高远。两周学习的知识并不会让他们成长多少,然而你们的一言一行却可以影响他们,用你们活生生的经历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好大学离他们并不遥远。”在鸦岭一中张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为鸦岭一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

其中,农村出身的志愿者小柴,用真情打动人心。当讲到为供自己读书,常年在外地辛苦打工挣钱的父母时,小柴不禁红了眼眶。台下几个小女孩也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此刻的泪水,浇灌的是她们梦想的萌芽。

谈到农村女孩的未来,小柴激动地说道:“我们农村女孩,如果不想要抱着孩子在村口跟别人话家长里短,就要努力学习,走出农村,改变我们的命运。”一席话语,让台下的孩子们感触良多。窗外静静地旁听宣讲会的门卫大爷听完小柴的宣讲,轻叹一声:“农村孩子不容易啊!”

志愿者们的宣讲或犀利,或温情,或励志……他们用真情贴近孩子们的心灵,用亲身经历帮助孩子们树立追求梦想的信心,让孩子们张开翅膀,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天空。

依依惜别,曲终人不散

722日,支教的最后一天。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文艺汇演,为今年的夏令营画上完美的句号。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孩子们的天籁在熟悉的旋律中愈发动人,想到即将离别,更是倍感心酸。最后一个节目由郑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们共同带给孩子们,“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那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一首节奏轻快的《再见》掩盖了离别的悲伤。

汇演结束后,孩子们拿着本子找老师们写寄语,争相与老师们合照。平日里羞于在镜头前露脸的孩子们,最后一天都在相机前绽放了最明媚的笑容。

“老师,以后我拿着你给我写的话去郑州大学找你,你可别忘了我呀!”“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孩子们的话让志愿者们红了眼眶,“来,明年我还来!”

因为融入,所以不舍;今日一别,只为来日更好的相逢。如果说奋斗是给青春最好的礼物,那么奉献就是注解青春最好的方式。一名志愿者在支教感悟中写到:“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而爱的力量是无限的。支教无法直接带着孩子们走出山村,但却可以为他们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希望我们九年的努力,可以不断给予鸦岭的孩子走出去的力量!”

九年奉献,薪火相传,传递梦想与力量,播撒大爱与希望。

链接:

http://sxx.m.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08_10466786.htm?from=groupmessage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