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年报》:郑州大学学生接力支教——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日期:2021年04月02日 16:04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通讯员 王景涛 王炜苹 李雪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02日 02 版)“现在再问我为什么来支教,我会告诉你,我想通过我的行动尽力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目前,郑州大学商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金寒梅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回族小学支教近一年。

  原本为体验不同人生的她来到这里两个月就变了想法:让叛逆的孩子懂事些,让自卑的孩子自信些,让没出过多伦县的孩子知道世界有多大。“我希望他们不要以当前的学习成绩过早定义自己,而是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金寒梅说。

  2020年7月,作为郑州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金寒梅等人分3队前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扶贫先扶智,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李雪娟在国务院扶贫办实习后坚定了支教的想法。她说,能在国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投身教育扶贫工作,是无比幸运的事。

  出发前,志愿者们做了大量功课: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教育环境,根据当地气候准备生活物品,学习授课的基本技巧。尽管如此,志愿者仍遇到“水土不服”的状况,比如平均海拔3500米的西藏昌都带来的高原反应、内蒙古多伦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季、广西融水县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会讲普通话等,但他们都逐一克服。

  为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志愿者绞尽脑汁。志愿者陈崇智在讲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把一片金黄的落叶贴在黑板上,希望学生能“一叶知秋”。

  融江江畔的融水县保桓中学贝林校区距县城10公里,周围是险峻高山。志愿者李扬和李奕非主动请缨,成为这个新校区的第一批入驻教师。每天早上不到6点,他们就骑电动车出发去学校,山路一侧是耸立的高山,另一侧是波涛滚滚的融江,坡度大的路段只能推车前进,稍有不慎就可能坠江。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了近一年。

  志愿者发现,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比较贪玩、缺乏自制力;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落后的家庭教育,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强。志愿者马永驰就给他们讲述大学生活的美好,告诉他们不要被现实捆住手脚,努力奋斗,上大学、走出大山不是不可能的事。如今,学生下课就围到他身边,询问大学的事,他们决心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马永驰所在的郑州大学。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每名支教大学生都怀揣着这样的信念。自2003年组建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来,郑州大学共派出260余名学生赴甘肃、内蒙古、西藏、广西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一代又一代的郑大学子接力服务西部,主动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中国青年报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1-04/02/nw.D110000zgqnb_20210402_2-02.htm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