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年网】秸秆再利用,我们在行动

日期:2022年09月05日 10:34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网滨州8月2日电(通讯员 牛志钰)2022年6月20-26日,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在网络上,开展题为“秸秆再利用,我们在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微信推文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和秸秆利用的新型方式。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巨大资源,但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秸秆利用技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秸秆以焚烧、堆垛为主。这会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空间资源的占用、能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国将秸秆焚烧写进相关法律法规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6月20日,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讨论分析了农业农村现存的问题,并对可解决问题的实际性、时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初步确定对麦收时节秸秆合理利用进行科普宣传。

图为宣传推文封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牛志钰 供图

在宣传方式上,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为迎合当下热门的新媒体宣传形式,选取微信H5推文结合群聊科普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新型的秸秆利用方式。在6月22日微信H5推文发布之后,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将推文转发至相关群聊中,并对推文中涉及的秸秆的定义、焚烧秸秆的危害进行科普,对国家法律法规中涉及秸秆焚烧与利用的条例进行解读,对新发明的秸秆回收利用技术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民朋友了解自己习以为常的露天焚烧秸秆会造成怎么样的危害,理解国家出台针对秸秆焚烧专门的法律法规的意义。

让实践队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在科普宣传过程中,有村民针对严格管理秸秆焚烧提出异议。他认为,秸秆焚烧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耕作方式,以前焚烧秸秆,自然环境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破坏,现在怎么就管理得这么严格?并且对严格的的管理表示不满,认为严格的管理不是解决大量露天秸秆焚烧的方式,这无异于鲧治洪水,不疏反堵,这不仅不利于获得广大农民朋友对于此类法规的支持,更不利于新型处理方式的推广。

图为通过朋友圈宣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牛志钰 供图

听到群众这样的疑问反馈,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向其简单介绍了秸秆焚烧之后灰烬在大气中扮演主要污染物的角色,并介绍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森林等绿地面积锐减,地球对于日益增长的污染物自净能力逐渐衰退,这一点与祖辈们生活时自净能力较强的地球环境已有很大不同。其次,对于严格的法律法规这个问题,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从立法的全面性和法律的严肃性解释法规设立严格的原因,毕竟国有国法,法律的严明才是国家向上的根本。而关于秸秆的处理方式,正在调查中发现,基层群众对此问题普遍存在困惑,他们并不了解新兴的秸秆处理方式,也没有了解的渠道和实施的基础,所以才有了此次矛盾。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向困惑的农民朋友解释了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能源,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以及秸秆基质等新型利用方式。通过将“秸秆还田”比喻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大家理解秸秆还田后能够做出增加土地肥力的重大贡献,通过将“秸秆基质”比喻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然大家理解秸秆时培养菌类的优质培养基……

在此次科普宣传工作中,郑州大学“郑在阡陌”三下乡实践团队全体成员齐上阵,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在充分了解秸秆焚烧及利用的相关知识后,积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解答,其生动有趣的讲解也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此次科普,让基层农村群众能够接触并了解到时新的知识,改变大家对于秸秆焚烧的固有观念,为环境保护做出青年学习应有的贡献。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304840&app_version=1.4.5&sid=1329575&time=1662341805&signature=z5NPeoJjl0pEAqLZYQM4qvndXF9Wk57692Vrk3gBdwXDyWK8bv&sign=1df32ffa7171ee823484e9b5f0e0e1b1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