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年网】郑州大学商学院三下乡实践小分队:“郑”在振兴,担当有我

日期:2022年09月06日 12:45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浇灌未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下,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在振兴实践团队成员自2022年6月15日起陆续开展乡村支教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于7月20日先后顺利完成任务。团队成员深入全国多地乡村,分别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梽木小学、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马庄桥镇前游子庄小学、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大宗小学(因疫情防控要求,于福建省进行线上支教)、江苏省沭阳县贤官镇贤北村文集幼儿园、四川省青川县乔庄镇孔溪村、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草庙村,开展教育关怀活动。本次活动中,我们对多所乡村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不同地区学生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教工作,旨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乡村教育工作尽绵薄之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推动下,乡村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并不止存在这一点。从家庭来看,一些家长的打压式或溺爱式教育都不利于孩子健康的身心成长;从学校来看,缺乏年轻教师、留得住的教师是乡村中小学的一大痛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一些乡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回看这些学生,他们需要的,是良性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带着这样的结论,小队成员在支教的过程中更多了些关爱与包容。

或许是对我们的新鲜感战胜了内心的胆小,又或许是我们一点点地引导,腼腆的他勇敢地举起了小手;或许是对陌生的我们还心存惧意,又或许是我们心平气和讲的道理,顽皮的他脸红着说了声“对不起”。而彼此熟悉之后,我们发现,一向低头不语的他在说到未来的理想时满怀信心,班上的那个“惯犯”也会在暴雨天凝望着树上的鸟儿忧心忡忡。他们上课时聚精会神的状态,渴望知识的眼神,都令我们无比动容,在一声声“老师好”中,在一个个纯真的笑容里,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童真的美好。这短短几周的支教生活,不止传道授业,我们也在孩子们身上发现爱与智慧,也由衷地希望他们能够一直保留这份爱与智慧。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我们也在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此外,他们的纯真还是我们明白了兴趣的重要,与这群孩子们相处后才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因为热爱而去完成一件事了,我们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审视自身在应试教育中沾染的功利主义,并尝试寻得对生活的热爱,真的很感谢可爱的孩子们。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们上英语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扬乐 供图

这些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同样是爷爷奶奶陪伴成长的,我能感受到他们更细腻的内心,长大后的我也更发觉留守孩童与周围同学的不同,在他们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担心他们以后会在群体相处中感到不适,会在公共场合发言时心生畏惧,也担心不一样的童年经历使得他们越来越内敛。但在支教的最后,我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性格什么的都是后天可以改变的,现在的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落后的是乡村教育,而他们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知识的热情,从来都没有落后。我能感受到他们真诚的回应,他们也逐渐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而我能够做的,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给与他们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而且这个社会也在给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支教不也正是如此吗?这是我们这一代应有的社会关怀与担当。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还更深刻地认识了乡村教师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中有坚守几十年的老一辈教师,也有扎根基层的年轻教师,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之中,教师本就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他们的存在更为这份职业增添色彩。躬逢盛世,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主动挑起使命担当,或许我们改变不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但我真切地看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他们眼里的光。(通讯员 文董)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4186456&app_version=1.4.5&sid=1338950&time=166244

0146&signature=jEgVbkQOLMqvWm9RrG0a2O6pbIzPDd613xy6doZeXBJzln85PD&sign=346b93c

2eb52d1a77fbe640714c69522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