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1.时间:2022年6月15日-2022年7月20日
2.学校:郑州大学
3.作者:杨舒羽、陈硕、文董、宋扬乐、李金凤、朱子怡
4.主题:郑在振兴,担当有我
5.指导老师:韩淼
6.地点: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梽木村梽木小学、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大宗小学、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前游子庄小学、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贤北村
摘要: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在振兴小分队于6月15日——7月20日分别在湖南,河南,江苏开展了支教活动,在四川,安徽开展了调研活动。总体而言,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支教活动中,传授知识,与孩子们交流的同时也开展了多样的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我们带来了难忘的回忆,最终支教任务圆满完成。调研主要采取采访的形式完成,老师和学生积极地配合,反映了乡村教育的新面貌,让我们全面的认识到乡村教育的进步和短板。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支教;留守儿童
调研背景:
百年乡村,教育为基。回望历史,中国乡村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岁月峥嵘, 在百年筚路蓝缕中迂回前行,承载着百年厚重历史,铸就着百年变迁辉煌。中国百年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是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必行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教育振兴。落实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乡村教育现代化步伐,就需要将中国特色与世界先进性、高水平相统一的教育现代化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抓基层、强基础,解决好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推动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调研目的:
通过参与乡村学校支教活动,为乡村教育贡献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伟大征程。同时,实地调研乡村学校发展现状,寻找目前乡村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乡村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调研意义:
①学习调研了一部分乡村教育模范学校,展现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伟大成就,为乡村教育振兴增添信心与力量;
②锻炼了团队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③增强成员扎根基层的使命感。
正文:
团队此次社会实践分为支教和调研访谈两部分,根据实践体验对乡村教育现存问题进行剖析,综合多方看法提出合理建议。
一、乡村支教活动
(一)朱子怡梽木小学支教,担任班主任
六月十五日,朱子怡在湖南省梽木小学开始了为期半月的支教活动。梽木小学是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的一所大山中的小学,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当地交通越来越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乡村教育的队伍。随着与校长进行深入交谈,朱子怡同学得知该校最大的困处仍然难以招到优秀教师,而且新老师难以长期任教。朱子怡同学对此感到很痛心,更是希望能够在支教的这段时间好好教给孩子们一些东西。朱子怡同学代六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兼任班主任老师。朱子怡刚开始教课,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但几天过后,朱子怡和同学们渐渐熟络,孩子们调皮吵闹的性子暴露无遗。朱子怡耐心教导,严肃教育,逐渐改变了这种风气,宽容与理智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同时,学习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现有的知识,还有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磨练出来的优秀品质。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朱子怡不仅讲书本上的知识,也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们补充课外的知识和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像框架图归纳、a4记忆法等。在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中,朱子怡深感作为乡村教师的不易,积极宣传、带动越来越多的返乡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支教活动,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在上语文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子怡 供图
(二)宋扬乐前游子庄小学支教,担任英语老师
学子返乡,志愿同行。此次郑州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成员宋扬乐去到其老家附近的唯一一所乡村小学—前游子庄小学。宋扬乐在与校长的交谈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该校的教学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们用上了新的课桌课椅、一批镇上学校淘汰的多媒体设备……但由于学校位于贫穷偏僻的乡村,所以吸收不到年轻老师,也留不住好老师。在这里,全校教师队伍平均年龄接近50,最年轻的老师也已经40出头。在这里,学生们大多都是乡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家里只余老人和孩子。在这里,由于老师都是年龄大的老教师,学校并没有正式的英语老师。贫困挡不住炙热的心,建立与广阔天地的连接,开辟往灿烂远方的路径,正是支教征途的意义所在。
与校长交流之后,宋扬乐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八日主要教授四年级的英语并帮助代课其他年级的英语,在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六日带领学生开展一个星期的实践课。授课过程中,一方面她积极和学校老教师分享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并巧妙运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下载好了英语课本听力方便后续教学中使用。另一方面在她的鼓励下,孩子们从一开始上课的羞涩不敢开口读单词课文,渐渐开朗在早读上大声朗读,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英语从恐惧到感兴趣,期末考试中许多学生的英语成绩取得了明显进步。在后期一周的实践课程中,她积极组织活动,电影教育课、“每日一小时”阅读周活动、小型辩论赛、音乐鉴赏课、手工创作……让孩子们在本学期最后度过一段多姿多彩的时光。成员宋扬乐的最后一课上,安排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和“远方的世界—认识大学”讲座,仔细叮嘱学生们假期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郑州大学的宣传。在最后离别时刻,孩子们集体为他们的宋老师表演«听我说谢谢你»的课桌手势操,表达爱意和不舍,成员宋扬乐的支教经历在七月六日圆满结束。宋扬乐在实践活动中深有感触,特向所有乡村教育燃灯者致敬,愿孩子们都能被爱守护。
图为志愿者在上英语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扬乐 供图
(三)李金凤大宗小学支教,担任英语老师
疫情受阻,返乡困难。成员李金凤通过两轮面试筛选,加入郑州大学小黑蚁下乡支教队,借助钉钉等平台对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大宗小学的学生进行远程线上授课。
在授课期间,由于七月河南天气多暴雨,朱口镇的电网经常损坏,有的孩子们不得不借住亲戚家,或是几人共用一台设备来参与上课学习的课堂。成员李金凤教授英语学科,而由于乡镇农村学校的英语学习资源有限,所以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并不好。此外,由于是线上授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专注于课堂成了最大的难题。成员李金凤想:如果培育梦想的养料是贫瘠的土壤和干涸的水分,如果照耀梦想的阳光是苍白无力的冬日之光,那么小朋友们还会不会相信梦想的力量?那么他们还有没有继续做梦的勇敢?可让她感到惊喜的是,第一天上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从不敢开麦发言,到积极在评论区打字与老师互动,再到勇敢踏出一步,开麦抢答问题。克服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克服对陌生老师的不安心理,小朋友们是好学的,同时更是勇敢的。福建和河南一千多公里的地理距离,并没有使她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远。
在一节课下课后,小朋友们并没有急于下课休息,而是徘徊在评论区,他们打下“老师,我们可以加你好友吗?”那一刻,成员李金凤是感动,是欣喜。而当看到小朋友们问“老师,你会永远不删除钉钉好友吗?”那一刻,成员李金凤的鼻尖是酸的。感动于小朋友们的热忱真心,也刺痛于小朋友们的敏感细腻。到这里,成员李金凤的支教故事已步入尾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许从一出生就注定要为打破架在祖祖辈辈的脖子上的枷锁倾尽所有。于是他们相信命运,将磨砺压在身上,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变石为玉。而大学生的支教能够带去的不过是,让这把苦难的磨砺刀,减少对孩子们心灵的刺痛,带他们看到外头的光亮。短期的支教所传授的知识有限,所以“郑在振兴”实践队希望能够传授无限的相信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在上英语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金凤 供图
(四)文董贤北村幼儿园支教,担任助教老师
团队成员文董在江苏沭阳北面的一个村幼儿园进行助教。这是村上的公办学校,十几年前这里是村上唯一的学校,但即便在那个时候也只有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后来村上盖起了另一所民办小学,从师资到教学设施都要更好,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这个学校,原先的村小现在只剩下幼儿园了,偌大的教学楼只有一楼的两个班级在使用,小班十几个学生,中班和大班十几个学生,一共有教师两名,校长一位。
第一节课文董是在小班授课,临近期末,教学任务都已经完成,小班当前就是陪小孩子们跳舞唱歌玩玩具,文董在这个过程中试图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学跳舞、堆积木。一个积木,一张卡牌,或者最简单的躲猫猫,都能迅速地和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建立联系,这就是文董在小班的故事。
下午的时间文董在中班,相比小班,他们更热情,文董就给他们上了一节简单的英语课,教他们每个人最喜欢的水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虽然有的单词比较复杂,但他们学的十分投入。
终于,下课铃声再次响起,该收卷了,也意味着要放假了。明年还会有这么多学生吗?大班毕业的孩子去新的学校读一年级还能跟得上吗?走出教室,他不禁想了很多,虽然认识不过短短几天,但他们放学时仍会转头说一句“老师再见”。就这样,文董的助教顺利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文董看到了乡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距,看到了小班老师哄小孩子的不易,看到了中班老师教两份课程的辛苦,希望未来这样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演示太极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文董 供图
二、调研访谈活动
(一)杨舒羽沙洲小学、上马小学、孔溪小学调研成果
青川县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在大地震发生之后,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援助,得以进行灾后重建,重建后的学校配有优质的教学设备,整体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但是总体而言,多年来青川县的教学质量较为落后,这也导致了家长将孩子送到绵阳,江油,成都等教育质量高的城市就读。就目前而言,青川县乡村小学的学生人数普遍很少,有的学校甚至不足百人。
图为志愿者采访老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舒羽 供图
1、校园环境及设施设备
以前,乡村因为资金,资源的缺乏,导致校园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学生上课的教室大多是土坯房教室,所用桌椅破损严重,教室里甚至没有一块完整的黑板......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乡村学校的设备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学校不再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取而代之的是结实宽敞,整洁美丽的楼房;为了改善环境,校园内还种植着各样的绿植;运动设施设备健全,大多数学校拥有了专业的操场,升旗台,乒乓球台,还有各种球类器材数量充足;教室内部也配备有多媒体,学校里也设有微机室供教学使用。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缺乏一直以来都是乡村教育的痛点,难点。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一批批年轻教师来到乡村,播撒知识的火种,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生力量。综合来看,年轻教师与年长教师各有不同的优势。年轻教师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授课模式,教学理念更为先进,多样新颖,更愿意紧跟时代的步伐去尝试改变,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潜力。而年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为丰富,在面对各种情况的处理能力更强,并且他们的专业知识更为扎实过硬。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交流碰撞,各自取长补短,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教师的成长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自身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质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发展,教师获得各种教育资源的方式更为多样便利。据采访,多数教师会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观看名师课堂,学习新的授课模式和方法,进而适当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推进教研教改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模式(但是据了解,很多时候教研教改的推进因为现实因素会遇到诸多困难,导致实施可能浮于表面,缺乏长期的坚持)。近年来,开展的各项培训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能力:信息技术2.0,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据了解,近年来开展的信息技术2.0项目实施状况良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多数老师表示这些活动实实在在的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4、课后延时服务
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以辅导学生课后作业,减轻家长负担为主要目的,整体而言,延时服务在各乡村学校顺利开展,学生在校内基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从家长的角度而言,放学之后不再为孩子的作业辅导发愁,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并且课后延时服务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别,实际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完成作业也意味着增加在学校的时间,老师和学生均表示到了下午,孩子的注意力,精力明显下降,孩子也表示非常疲劳。整体而言,课后延时服务有益处,也有其弊端,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5、学生发展
随着乡村教育投资的增加,乡村学校的音乐,体育等器材更为完备,据了解,大部分学校每周都会开展社团活动或者少年宫活动,例如:篮球,书法,乒乓......甚至有的学校增设劳动课程以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表示非常享受这样的活动,希望学校多多开展。教育并不只是成绩,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得到成长,希望乡村教育向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
6、家长意见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一般而言,有条件的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向城镇以期得到更好的教育,这也直接导致了乡村优秀生源的流失,据了解,大部分家长认为乡村教育质量与城镇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示到了初高中会将孩子送出去读书,也有一些家长对于目前的乡村教育质量并不十分满意,诸如数学等科目的难度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
(二)陈硕小岗学校调研成果
调研员陈硕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小岗村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和乡村振兴的模范村,敢为人先、大胆创新,走在时代前列。与经济良好发展相互促进,小岗村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在乡村教育中走在前列。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体现,为乡村教育振兴添砖加瓦,鼓足信心。
图为志愿者采访学校领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硕 供图
小岗学校是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部与初中部,整体发展情况在所属区域中较为领先。小岗学校师共有33名老师,490个学生,办学规模中等,老师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全都是本科学历,教学水平较高。学校也在积极引进新老师,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在硬件设施与教育模式方面,小岗学校不断发展创新。小岗学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学校建有少年宫、体育场、图书馆等场所,开设书法、美术、音乐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岗学校是全国特色足球学校,学校建立了足球队,培养那些有足球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其成果也很丰富,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小岗学校同时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努力向智慧学校转型发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体验。学生和老师都配有平板电脑,老师通过平板电脑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材料,并督促学生的学习,学生能使用平板电脑完成学习任务,进行课外学习,拓宽知识面。平板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好工具。并架起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小岗学校自我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进行对外交流。随着城镇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城乡学校的交流与对口帮助增多。教育部门开展“名校进名村”系列活动,小岗学校与来自合肥的琥珀中学进行对口交流,接受来自省会城市的教育资源帮助,实现其良好发展。
小岗村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和乡村振兴的模范村,小岗学校积极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继承当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学习沈浩前辈的伟大精神。
小岗村经济发展较好,小岗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已于城市学校相当,因此当地生源流失到城市的数量较少,并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其规模还有望继续扩大。
发展进步中会产生相应阻力,据小岗学校校长所言,小岗学校目前进入发展瓶颈,卡在了学校规模方面,政府教育经费与学生人数相对应,而目前小岗学校在校生并不算多,学生总量的有限也导致其教育经费的有限。小岗学校也有着乡村学校的通病,留守儿童较多,学校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这些留守儿童,这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给学校教育带来许多不利之处。
作为乡村学校,小岗学校的教学成绩不如城市学校。部分乡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或是因为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给予孩子学业上的帮助,也有一些学生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管教不好孩子,种种因素使得乡村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不如城市学生。
小岗学校虽然也有一些发展不完善的地方,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也是值得赞扬的。这些发展的问题也是乡村教育振兴不可避免的,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一步。
三、现存问题
(一)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乡村的条件艰苦,导致乡村教育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近年来,这样的现象有所改善,很多的优秀教师来到乡村,为乡村教育的未来点燃星星之火。可是乡村留不住优秀的教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部分老师在乡村任教时间较短,之后可能会选择到城镇工作而非一直坚守乡村。并且来到乡村的教师的学历大多为专科,本科学历的占比较少,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
在乡村,大量的父母为了生计选择外出务工,这也导致了乡村存在着许多的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解决。首先,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不在身边而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等等一系列的性格问题,更有甚者可能出现心理疾病。其次,爷爷奶奶因为其知识文化水平受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等原因,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疏于管理,致使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业不按时完成;不吃正餐而是吃垃圾食品,喝饮料;放学回家沉溺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三)课业压力
一直以来,考试成绩是评判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应试教育的盛行,以及内卷困境的加剧,乡村教育也存在着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情形,不少的学生表示学业压力较大,课时较多,容易疲倦。乡村教育本就存在优秀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整体不强的情况,适当的减轻学生压力,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为必要。
四、提出建议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的一体化。[4]乡村教育需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育方面人才,增强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同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现代化教育,引进多样运动,音乐等器材,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
(二)社会、学校、家庭共育
可以设立心理疏导室,留守儿童之家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寻找归属感。并且可以采取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学校加强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管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多样课程和活动安排
在内卷困境加剧,学生课业负担越发繁重,教育与自然远离的时代背景下,自然主义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的理念应重新得到重视,充分发挥农村大课堂的作用,将田间地头、山川河流、寻常百姓家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将课堂搬出教室,搬进大社会、大自然,要注重结合乡村生活开展体验学习、探究式教学,要重视培育乡土情怀,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劳动的喜悦[5]
(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不同,教育发展和现代化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城乡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客观存在推进教育发展,也要根据城乡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特点挖掘,凝练,形成和提升学校特色。
五、总结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国家日益重视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主动挑起肩上的重担,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星星之火。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我们带着同样的使命和信仰去往不同的地方,倾己所学,尽己所能地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传授知识,开展活动......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这次支教也令我们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我们被孩子们的热情善良,活泼阳光所感动,也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而欣喜,更为自己能够做出一些贡献,实现一点价值而快乐。通过这次的调研活动,我们惊喜的看到乡村教育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发现乡村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我们坚定的相信,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推进,乡村教育也将会不断地裨补阙漏,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宋翠平,李宗霖.乡村振兴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1-9.
[2]戴妍,王奕迪.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的未来图景及其实现——基于百年乡村教育发展连续统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3):157-170.
[3]郝文武.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指标与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1):1-9.
[4]郝文武.以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J].教育科学,2021,37(03):1-7.
[5]吴银银,洪松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理论阐释[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2):17-21.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22.02.004.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WnG63ezAQDowMB0vlYg4kYmQjS2emKkaL8KN5yR9XpjPOxrbdE&uid=
4186457&phone_code=61ef0173ca5678676071984f65ae7983&scid=1352646&time=1662262622&app_version=(null)
&sign=1b667d8e48776a5a5d28a64312b9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