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郑州大学
指导老师:韩淼
作者:宋宜霖 冉毅凤 谭斯元 盛志会 彭斯涵 张睿淼 李军驰 马奔腾 孟俊良
实践方式:线下实地实践结合线上总结指导
实践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二七纪念馆 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
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纪念馆以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纪念馆
广东省深圳市烈士陵园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烈士陵园
【摘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实践活动的首要目标,深入推进“传承百年薪火,赓续红色血脉”的活动主题,2022年6月18日至7月6日,郑州大学商学院携手国际学院与新闻学院等学院组建的“薪火青年队”跨越多个省份进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个假期,实践团队在河南、江西,广东、云南等革命遗址与纪念馆参观学习,充分了解了历史上的二七罢工、秋收起义、百色起义、荆紫关突围、深圳解放等事件,感悟党史,学习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这一路的实践,队员感悟良多,不仅学习了勇于斗争、甘于奉献、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也锻炼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互助与信任,彰显了属于郑大学子的实践风采。
【关键词】科普教育 社会实践 三下乡 文化传承
1、活动背景
1.1活动精神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当代青年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现实中国梦的道路。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1.2活动目的
中国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辈带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红色基因的理想信念,令一代代革命战士浴血奋斗,令一批批党员干部夜以继日、接续奋斗。今天,广大青年依旧要脚踏实地、把“四史”学深悟透,要始终牢记红色政权从哪而来,始终谨记党的宗旨为谁服务,始终铭记革命前辈为何流血,要激活红色基因,将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行的灯、把准航向的舵、砥砺奋进的魂。这个假期,实践团队积极参与“大学生党史学习党史”实践活动,在各地走访,学习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2、活动安排以及前期准备
2.1确定地点、组建团队
2.1.1确定“三下乡”地点
1、郑州二七纪念馆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二七路230号二七广场, 郑州二七纪念馆由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二七纪念堂、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四处近现代遗迹组成,是郑州地区唯一一座近现代纪念馆。
2、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
位于河南荆紫关镇泰安街与003县道交叉口东50米处,荆紫关解放纪念碑位于淅川县荆紫关镇新街广场中央。荆紫关镇古称荆紫口,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为边陲重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自古即是战略要地。
3、深圳市烈士陵园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北环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深圳是广东省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又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深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
4、秋收起义广场、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城北,秋收起义广场原名昭萍广场,因建有秋收起义广场纪念碑而更名。秋收起义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占地900平方米,碑高30.9米,1999年9月9日原国家领导人为秋收起义纪念碑题写碑名,秋收起义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5、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纪念馆
工人纪念馆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主体,1956年建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相结合的光辉范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6、富宁县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部,建于1979年,是为纪念在解放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及现代社会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而建,是当地近现代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缩影。
2.1.2组建“三下乡”团队
团队成员的结构和水平上,主要有商学院、国际学院与新闻学院等学院的专业成员组成,跨学科的组队方式有利于实践活动的进行,在文章撰写和拍照摄影等方面成员们也各有所长,为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团队成员分工明显、信念坚定、脚踏实地,共同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
2.2确定“三下乡”实践方案
薪火青年队在策划本次“三下乡”活动时,通过线上敲定实践地点与实践路线,线下实地实践,最后的线上总结指导。同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三下乡”实践方案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2.3确定团队分组情况
人员:宋宜霖 李军驰 张睿淼 马奔腾 郑州二七纪念馆
人员:孟俊良 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
人员:谭斯元 深圳市烈士陵园
人员:彭斯涵 秋收起义广场、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纪念馆
人员:冉毅凤 富宁县烈士陵园
2.4购买实践物资
2.4.1购买保险
2.4.2购买队服
2.4.3购买前往各自实践地点的车票
3、活动内容
3.1寻访红色资源,追忆革命事件
3.1.1 事件概述
郑州二七纪念馆
2022年6月19日,建党节在即,郑州大学党史学习团“薪火青年队”郑州分队的四位同学来到郑州市二七区二七纪念塔与二七纪念堂缅怀先烈,致敬前人。
进入二七纪念堂,“薪火青年队”郑州分队的同学学习到由于封建帝国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们生存条件、人身自由、政治地位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共产党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开办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启发工人觉悟。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分别成立工会,组织工人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在实践过程中,“薪火青年队”郑州分队的成员遇到了其他的党史学习单位与团队以及个人,团队成员跟随他们学习二七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中是为党和国家奋斗奉献的使命!
“我心中的二七精神是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我们应该学习党史,将二七精神与新时代内涵相结合,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发挥巨大作用,建设社会!”这是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采访到的中欧班列的领导的寄语,团队成员深受启发。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二七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秋收起义广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
2022年7月2日至3日,薪火青年队队员彭斯涵于江西省萍乡市开展实践活动。1921年,毛泽东同志两次来到安源视察工人的生活状态。1922年1月,在李三立同志的带领下,安源路矿工人开始了在工人夜校的学习。队员彭斯涵在实践活动的第一日来到了工人补习夜校旧址。队员回忆称,站在此地,她仿佛能够看到百年前,工人们穿着工服,带着满身疲惫却仍然努力学习的背影,能够看到一种努力上进、谋求改变的坚定决心。
图为队员彭斯涵在工人补习夜校旧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1922年5月,工人俱乐部成立。1923年2月,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队员彭斯涵途径了消费合作社与工人俱乐部旧址,于建筑旧址外感受其外观后,由于时间关系未能细细探访,而是来到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了解相关信息。纪念馆包括了工人运动准备,开展以及后续等几个部分的全过程,队员经过细致的参观后,对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有了更为详尽的体悟。
图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萍乡,亦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1927年春夏,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血雨腥风中遭到失败。九月初,毛泽东再次来到安源这块他曾与刘少奇,李立三领导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热土,在张家湾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暴动军事会议。九月九日的这场霹雳暴动,是以安源工人武装为主体的工农革命军为主要革命力量。工人运动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秋收起义提供了力量与一定的基础。实践活动的第二日,队员彭斯涵来到了萍乡地标性的秋收起义广场,瞻仰了庄严的秋收起义纪念碑,并且参观了位于纪念碑下的秋收起义纪念馆。此后前往了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真诚致敬英烈,体悟精神。
图为队员彭斯涵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
2022年7月6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薪火青年队成员孟俊良前往河南淅川县边陲重镇荆紫关革命纪念馆探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感悟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淅川地下党组织的英勇事迹。1935年6月,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奇袭荆紫关,荆紫关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南边陲,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水陆畅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鄂豫陕3省交界处的战略重镇,而此次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为最终粉碎敌人对鄂豫陕根据地的“围剿”立下了首功,致使蒋介石限令“三个月消灭红25军”的计划破产。
实践小组成员孟俊良称,进入明清古街北段,能够看到一栋古朴的明清建筑,拱门上用毛笔写着“荆紫关镇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穿过拱门进入内室,是一条长廊,两边是各种展室,里面陈列着战士们曾经的用品,而在前厅的墙壁上展现的是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夺下荆紫关重镇的经过。队伍成员孟俊良跟随展厅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中堂,摆在正中央位置的是一个巨大的地形立体地图,内容是荆紫关重镇的主要建筑和地形。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立体地图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夺下荆紫关重镇后为布防而制作的,在当年起了很大的作用。穿过中堂进入后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会议桌,桌子周围有中原部队突围时李先念、王震、郑位三等人的泥塑像,这是革命先烈们研究战术的情景,置身其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那种严肃的氛围和将军们叱咤风云的豪迈,印证着当时战斗的场景。工作人员说自己作为荆紫关镇人民能够向别人讲起荆紫关镇的革命历程是一种荣幸,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参观红色景点,感受先辈们打江山的不易,赓续他们的红色血脉。
图为荆紫关战略地位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图为孟俊良参观荆紫关革命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深圳烈士陵园
2022年7月5日,薪火青年队成员谭斯元到达深圳烈士陵园,步入陵园,放眼望去,除了郁郁葱葱的柏树,就是静静矗立的纪念碑,无比肃穆。烈士陵园的左侧石坛上醒目的写着“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石坛上方陈列着五座雕像,分别展示着“乘胜追击”、“宁死不屈”、“九龙海战”、“决战到底”、“海关卫士”,雕像下方的具体事迹再现了先烈们为革命英勇斗争的壮烈场景。1946年至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深圳人民在三门岛、万山群岛、伶仃岛等著名战争中,给当地国民党反动派以歼灭性打击,为配合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驰骋沙场,血洒南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无私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更好地褒扬和纪念深圳和港九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开展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烈士纪念碑由此建立。
实践小组成员谭斯元回忆称:往纪念碑的方向走去,纪念碑前是两排浮雕,浮雕下方的地下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当时的战斗武器以及泛黄的图片和文件。无声地述说着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烈们有着怎样的顽强信念和毅力,展示着东江纵队的成立与由来以及具体的历史功绩。越过浮雕,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烈士纪念碑,柏树一层一层地环绕着它,柏树周围又铺满葱葱郁郁的雏菊。纪念碑位于陵园正中央,碑身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是由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书写,纪念碑碑座有四面浮雕,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壮烈场面和我党营救沦陷在香港的爱国人士的斗争场面
越过纪念碑,走到陵园的东面便可以看到曾生同志的墓碑,上面有对曾生同志的详细介绍,他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比较早的一批党员,抗战时担任东江纵队司令员,为华南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在广东军区任职,直至病逝,曾生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是优秀的一名共产党员,将曾生同志的墓碑建在陵园具有重大的教育和激励意义。
图为革命烈士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富宁县烈士陵园
富宁县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清匪反霸时期、对越还击作战时期都有较大贡献。
2022年7月4日,“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薪火青年队成员冉毅凤前往云南富宁县烈士陵园拜访参观。该陵园位于群山之中,只有一条山间公路穿过,队伍成员爬越山坡之后到达富宁县烈士陵园门口。通过电话联系,守陵人爷爷赶来,并对成员的拜访感到欣喜。在守陵爷爷的带领之下,队员踏进了这座静谧的烈士陵园:层叠的石阶之上耸立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石碑,肃穆庄严,常青树环绕中心圆台。沿着左石阶走,便是烈士纪念馆,守陵爷爷带领队员进行纪念馆参观,讲解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事迹和英雄事迹。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富宁革命先驱李杏锦和刘家华受革命形势影响,前往参加红七军。1931年11月开始派人到富宁发展新据点、建立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强大的滇桂军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的领导及无辜群众不断惨遭杀害。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何尚刚等领导人发动富宁地区各民族群众,重建民兵游击队,在云南省工委、滇桂黔边区党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部队的领导和指挥下,配合兄弟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最后解放了富宁。
守陵爷爷讲述曾经的越支线作战时,神情十分激动,他说,他也曾是一名军人,但入伍较晚,没有参与到重大战场中,所以他一直对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们感到由衷的敬佩。现在时代发展大变化,爷爷十分羡慕后辈们能拥有现在的教育,这是曾经难以获得的。或许正是带着这种对先人的羡慕,对后辈的期许,爷爷退伍后便当起守陵人,守着这片充满正义的红色土地,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学习,期待着祖国的大业越来越好的发展。
图为富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图为富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军驰 供图
3.1.2 事件总结
从郑州的“二七”大罢工到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再到富宁对于百色起义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卓越贡献,战略重镇荆紫关突破二次围剿,红军游击神威使敌人大为震惊,深圳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血洒南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4、活动宣传活动
4.1校内宣传
利用学院、学校团委等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本次三下乡活动进行追踪报道。
4.2校外宣传
联系“中青网”这一与青年群体及本次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宣传媒体,协助进行宣传,撰写一则新闻通讯稿以及两则图片稿,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4.3互联网宣传
在微信平台上通过团队创立的微信公众号,以推文的形式展现成员在各地的实践过程、实践成果与心得体会,记录本次实践内容的同时,也起到了介绍历史事件,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效果。
5.1工人起义
薪火青年党史学习实践团的实践地——郑州二七纪念馆与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均与工人运动有关,经过实践队员的讨论,实践团队得出了以下学习成果:
1、工人运动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无论是二七运动,还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乃至其他,工人运动最初的自发因素都是工人所受的惨痛压迫与不公待遇所带来的反抗。而自觉,更多强调的是在自发的基础上,多了内生动力、明确目标与有序组织。从最初零散的自发,到有组织的自发,工人的星点力量被凝聚起来,在工人解放以及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中国共产党对于多次工人运动的领导与组织是有共性的。
首先是重视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办工人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等举措都是为工人运动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开展所作的准备;其次是成立坚强的革命组织。革命组织的成立是凝集工人力量,激发并稳定革命热情的重要行为。再者即是以党员广泛深入各个阶级,重视阵地宣传与建设。在那个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的年代,信念,信心与精神力量,可以说是革命与斗争极其关键的部分。一场场工人运动,均有党员深入群众,深入工人间——他们提供指导,他们与工人同甘共苦,他们带去力量与鼓舞,他们站在工人身前,给了信心、保护与依靠。
5.2烈士陵园
伟大的国家不会遗忘过去的历史,挺立的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在党中央的引领下,铭记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在成为社会风尚。而薪火青年党史学习实践团的实践地——富宁烈士纪念馆与深圳烈士陵园均与瞻仰烈士息息相关。本次实践,实践队员有如下认知:
1、烈士陵园对于红色历史知识的认知
本次实践活动中,就深圳烈士陵园已经富宁烈士纪念馆两地的探访,“薪火青年队”得出以下就烈士陵园探访的研究成果。首先红色旅游的概念起源于建国时期人们到革命圣地和纪念地去学习和参观的活动,红色文化传承的需要是其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是直接原因,社会需求是重要原因,红色文化传承要在红色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强调,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突出,在红色旅游展馆建设中凸显。烈士陵园就摄取红色历史知识而言,在红色旅游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
2、烈士陵园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
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从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烈士陵园在红色旅游景点中的特殊性,使得其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传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拜访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烈士纪念馆,恰如深圳烈士纪念碑所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不仅刻在每一个瞻仰烈士纪念碑的人们心中,也将永远刻在每一个到访烈士陵园的人们心中。
5.3革命战争
斗争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方式,而战争又是其中最直接最暴力的,他集中体现了我们人性的丑与美,看战争史的时候我们要树立这样子的观念,要有反思的精神,即使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下一代人也应该在战争的过程中吸取其中的教训。这个暑假通过走访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以及江西省萍乡市革命纪念馆,了解革命先辈参与的这些战役,实践队员有以下感悟:
1、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
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下的信念与精神,不能被遗失;革命战争留下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不能被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2、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和平稳定,是经受了前人不断努力所制造的。
无数英勇的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身陷囹圄的革命者始终将读书当作生命的第一需要和生活的享受,把监狱变成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而生活在这和平稳定的时代中的青年,更应当牢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宝,用实际行动来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子孙会做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欣慰:这就是我们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
6、实践感悟
6.1賡续党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党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通过走访红色旧址,实践团队感受到了党一路的艰辛,党的百年长卷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启示着未来的方向。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成熟,从探索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一段伟大印记。七罢工时勇于抗争的决心,秋收起义时敢于创出新天地的勇气,百色起义身先士卒的无私奉献,改革开放时带领中国迈向新时代的创新实践……有很多精神品质值得实践团队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挖掘和传承。
1、坚忍不拔,勇于斗争。
一个政党从创立、发展到壮大,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在艰难险阻中一路走来,始终坚忍不拔,不断斗争,争取前进,争取希望,争取幸福。实践团队九名队员,于五个地点,有幸探寻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的多个重要事件,多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二七精神”与“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事件”让队员们深深体会到了先辈英烈们的坚定斗志;对秋收起义的探寻,让队员们看到了党的坚毅与韧性,看到了先辈们凝聚一心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壮烈牺牲,走过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背后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2、无私无畏,甘于奉献。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都有一种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无数先辈们浴血奋战从风雨飘摇中走出来的。在对红色资源的走访与参观的整个过程中,实践团队对英烈事迹的了解及对英雄的缅怀是始终存在的部分。实践的过程中,队员们互相交流,有队员感慨:“他们是真的有着非常坚定、崇高的信仰的。”百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在烈士陵园,透过墓碑,穿过时间,仿佛可以看到战士们坚定无畏的双眼,年轻无私的心。曾生,卢德铭,还有千千万万我们或许不知道名字的他们,都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薪火青年队深圳小分队通过参观革命旧址,深刻感受到了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铭记历史,珍惜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生命换来的当今社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3、敢于开拓,不断进取。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发展史,是一段不断更新,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历史。先辈们用革命用牺牲,去推翻、变革旧的、不合理的制度与社会状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工人罢工展现了工人意识的觉醒,展现了斗争精神与开拓精神。工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发起革命;他们上夜校,建立俱乐部,尝试消费合作社……在漫漫历程中,如此尝试还有很多。先辈们一次次的崭新尝试为自己,也为中国打开了一条条新的出路。“我心中的二七精神是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我们应该学习党史,将二七精神与新时代内涵相结合,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发挥巨大作用,建设社会!”这是在二七纪念堂实践过程中采访到的中欧班列的领导的寄语,同时也成为了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堂的薪火青年队队员们信念支柱,敢于开拓、不断进取的红色品质将牢牢烙在心中。
6.2队内汇集众智,个人不断成长
本次实践,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有很大收获。
1、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伍里每个成员都去了当地的红色景点,由于队伍里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大多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大家的独立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实践过程中大多天气炎热,大家都坚持完成,体现了顽强的毅力。
2、学会团队协作。
薪火青年队由九名队员组成,队员一起携手为前期的准备开动脑筋,一起去二七纪念堂,一起为一切事情出谋划策,一起被英烈们的故事震撼感动……太多的一起将我们这九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青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陌生到渐渐熟悉,再到把自己放心交给队友,在经历了整个过程后,我们这支队伍成长成了一支饱含着信任与扶持,有着坚定友谊的,活力无限的团队,在我们放心地将事务交给彼此的时候,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只要团队一起同心协力,没有什么解决不了,没有什么不能完成。
3、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践团队放弃了一部分的假期时间,在各个地方调研走访,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我们的四名队员在二七纪念堂寻求采访一直被拒绝却始终没有放弃,有队员在参观时遭逢大雨……队员们都明白磨炼才能够让人真正成长,这次活动让他们懂得从不同角度看待解决问题,学会珍惜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优越生活、珍惜老师毫无保留的谆谆教导,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让队员们真正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懂得了从现在开始要好好锻炼,今后离开了学校,方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社会的雨雪风霜。
7、实践总结
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虽分处于多地,但始终秉持着共同的目标,即是“在探寻红色资源与挖掘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了解党史,感悟并学习党的精神”。学习党史,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体悟精神。来到纪念碑下,在高大庄严的碑前感受历史荣光;参观纪念馆,了解那一个个年代所发生的种种事件;瞻仰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境致敬英烈;来到留存的革命旧址,仿佛走进了那个年代,窥见历史的样貌。
九名队员是幸运的,因为得到了这个难得机会,使队员们的精神和意志得以历练,在经历这个夏天社会实践活动洗礼后,实践队员能够有更坚定的意志和向上的品格,能够以一个更加成熟且深刻的视角去看待事件、处理问题,能够永葆赤子之心与向上热情,彰显属于郑大学子的风采。
实践团队学习党史,开展本次实践的意义就在此了。当接力棒交到当代青年的手上,当青年肩上也担上了时代的使命,他们也定能有如此信仰,如此拼搏;向时代向国家交上优秀的答卷。
【参考文献】[1]龙军;禹爱华;赵嘉伟.秋收起义:拨正革命的航向[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1,(10):42-43.
建党百年 瞬间凝眸 荆紫关革命纪念馆[J].行政科学论坛,2021,8(11):2.
[2]黄松坚;李贵恩;普凤坤.回忆云南富宁革命斗争史(节选)[J].云岭先锋,2021,(12):55.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pbNLQGOPvkzKWxBE3gD1Mq2XBCvGJqm1yM2eV8nrowqJXmZjY5&uid
=4186457&phone_code=61ef0173ca5678676071984f65ae7983&scid=1355783&time=1662262527&app_version=(nul
l)&sign=482c36ed75085c85b88be45e11d4b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