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此次活动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作为学习成长的课堂,我们郑州大学下乡小分队在今年七月下旬在开封济源周边进行无障碍设施调研,在活动中让校园中学到的理论在社会的考验下闪闪发光,在实践的打磨中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经历此次活动,我们下乡小分队每个人都感慨颇多,它让我们开阔视野,见到了象牙塔之外的社会一角,实践生活中的每一幕每一件突发情况都在脑海里盘旋。它让我们增长才能,这意料之外的却又格外充实的一段时光成为了生活中一段重要的经历,使我们受益匪浅。它让我们付出一点点,却回报给我们许多课本老师无法传授给我们的知识经验。首先,便是这次实践让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从选题到问卷制作发放再到论文的写作,大家在小伙伴的鼓励中完成每一步计划,讨论交换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实践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陌生人的交谈,开始时面对一些人的怀疑,我们手忙脚乱;采访时与被采访者相顾无言,在实践的进展中,我们逐渐可以侃侃而谈,采访间隙还能和老人唠唠家常,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质朴无华却又真实有用,这也是得益于此次活动才能让我们沟通表达能力逐步提高,人情世故也略有通达。由于我们的选题基于无障碍设施展开,所以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和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孕妇等弱势群体交流,听着他们讲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却依然乐观向上,与他们的接触更加坚定了我们回报社会的目标。
暑期的三下乡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进社会了解国情的途径,我们也通过此次机会明确自己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身边的老人多数不了解无障碍设施,在调研的过程中向他们科普讲述如何利用这些设施,看着他们慈爱感谢的眼神,我们也油然而生了一股自豪感——那是在书本上无法体会到的骄傲。
无论是开始时我们对方案的不断争论,还是烈日下采访时汗珠浸湿的衣服,又或深夜里整理数据总结的灯光,无一不在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和才干,增强信心,磨练耐力;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在实践中见到了许多或有着残缺身体,或有着羸弱身躯的人们,但却很少遇见软弱的灵魂。在接触到的残障人士中,每一个人都是昂首挺胸,不断向前,我们由最初害怕采访以及提问的问题伤害到他们,到最后被他们的乐观所征服——每一份生命都有其强大。“上帝永远是公平的,当他为你关上一扇门时,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再采访到他们之前,我们总是对这句话加以嗤之,但见到他们之后才知道,原来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真的会为你开一扇窗。他们的笑容,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故事,感动着周围无数的人,他们坚强的灵魂,冲淡身边所有的不公。
我们的社会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得到珍惜。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走过来很多知名的地方,也踏足了许多人迹清冷的小地方,但无论是何处,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无障碍设施,默默的方便着每一个人的出行,照顾着每一个柔弱的身躯。也许是平常人不太会用到这些无障碍设施,会选择性的将它们忽略掉,当我们真正想要找他们的时候,它们却能分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们默默的为每一个残障人士以及弱势群体提供着帮助。即使建设无障碍设施,会增加大量的工程,我们仍会让它们分布在各个角落,因为我们的社会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用行动呼唤美好,用实践证实希望。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认识社会的方向。融入到特殊人群的生活中,从他们的眼中看待这个世界,从他们的生活中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通讯员 豆婷婷 汪金博)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员街头采访老年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静林 供图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员在疫情下线上采访残疾同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豆婷婷 供图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3NRxPz8j0mdBYbOGDW91lzkp8hXZ3VB7yAXV56qwogJEpkLK2e&uid=4186457&phone_code=
61ef0173ca5678676071984f65ae7983&scid=1354396&time=1662263190&app_version=(null)&sign=d3b8894ecd6cdd6c3c1e16ee9e4daf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