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支教故事】藏地青稞香,青春献边疆——记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7届毕业生宋沛

日期:2025年08月25日 08:0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林芝,一个在西藏东南部的城市,在那里有傲然耸立的皑皑雪山,碧翠尽染的漫江峡谷和漫山遍野的野桃花。层叠冰雪与琅琅书声,正等待着一份跨越千里的青春奔赴。

2017年,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3级本科生宋沛,作为郑州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带着青春的热忱踏上这片雪域高原,在西藏农牧学院的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担任辅导员。岁月流转,再次提及这段支教岁月,宋沛眼中依旧满是对西藏的深情眷恋,皑皑雪山的巍峨、灼灼桃花的馥郁早已化作记忆的经纬线,织就成永不褪色的画卷。

DCF00

宋沛在林芝观光

“想去见证世界的更多地方,更多面”

对宋沛而言,支教不仅是一场奉献自我的志愿行动,更是一次见证世界多元面貌的契机。本科大二时,他便赴海南支教,在距郑州大学近2000公里的地方与当地学生朝夕相伴,亲历他们的成长。这段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支教的力量,因此本科毕业前夕,他毅然选择奔赴距郑州近3000公里的林芝,让西藏高耸入云的雪山见证了一场名为奉献的奔赴。

出发前,宋沛便开始琢磨自己在林芝能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他深知西藏与中原在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上存在差异,于是通过请教师长学长、翻阅书籍、查阅资料,努力走近这片既美丽又陌生的土地。抵达西藏后,他与同行的6人先到拉萨参加培训。他仍记得,途中6人都遭遇了流鼻血、咳嗽等高原反应,“但慢慢适应后,这些差异都是可以接受的。”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语言沟通——在西藏农牧学院,得益于普通话的推广,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为他与学生的交流扫清了障碍。再加上学校同事与领导的热心帮助,宋沛很快融入了西藏的生活。

可当他真正以“辅导员”身份投入工作时,他遇到了棘手的挑战——身份的骤然转变。2017年的宋沛,还是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却要在西藏农牧学院担任毕业年级的辅导员,班里甚至有学生比他年长。“以前是听令行事的执行者,现在成了规则的制定者,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班级与年级的成绩和荣誉,这对我来说是挺大的考验。”担任辅导员的第一周,他就接手了学院合唱比赛的组织工作——指导训练、安排事宜,这些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领域。面对繁杂事务与身份转变的压力,宋沛快速调整状态:主动联系上一届负责活动的老师请教流程,与团学干部商议具体方案,号召同学积极参与彩排。最终,合唱比赛顺利举行,这次尝试也让他对辅导员工作多了份底气。

“支教一年里,我收获了很多”

在西藏农牧学院担任辅导员的这一年里,宋沛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体会。“这个职业很累,却也充满了快乐,一方面你要对你的学生负责,另一方面每天你接触的是一个个年轻的灵魂,这是很让人开心的”。面对年级中的两百多位学生,突发情况时有发生。第一次面对学生打架的事件,他不仅仅要教育这两位同学,更要想办法缓解两个人内心的隔阂,真正地解决问题。于是他一次次找两人谈心,一步步引导他们走出矛盾,最终让他们在毕业前重归于好——这恰恰是他扛起辅导员责任、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写照。

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傍晚5点左右太阳就已完全落山,加之学校又处于山区,辅导员需要在夜间值班查寝。也正是因为生活和学习上的频繁接触,同学们和宋沛的关系格外亲近。“我们年纪也相仿,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也能理解我的,这些学生现在也和我有联系”。支教岁月里,他结识了许多知心的朋友,也遇到了不少热心的领导、同事。在支教一年中,宋沛还经常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学院的志愿活动。在林芝,3月时节,桃花盛开。朵朵桃花遍布山野,各地旅客纷纷来到林芝观赏桃花,宋沛就会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桃花节现场帮忙维持秩序,布置环境。

EE932

宋沛(第二排右二)和其他队员一起去林芝市福利院做志愿活动

3E469

宋沛(左一)在福利院辅导学生

“我想让他们看更高更远,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老师,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总希望能够多为学生做些什么,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支教期间,宋沛除了担任辅导员,也负责学院的部分团委工作。他常常给同学上团课,党课。在课堂上积极传递党的政策精神与法律知识,助力学生思想成长。“在班级内部,一般是一半藏族学生,一半汉族学生。这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学生们会围在一起讨论,成绩优秀的学生会主动在自习课上给同学们解疑释难。毕业前夕,许多学生来向宋沛咨询人生方向,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对职业规划、升学深造的看法,尽力为他们提供指导。

在学校组织的毕业晚会上,相处一年的学生和老师即将分开,宋沛带领自己的学生创新晚会形式,表演内容。学生积极参加晚会表演,将《青花瓷》改编为庆祝毕业的歌曲,用小品和相声回忆大学岁月。那些伴着歌声、小品响起的笑声,混着不舍与祝福,成了他们毕业前最生动的画面,也定格了这段特殊的支教时光。

349B9

宋沛(右一)在毕业晚会上表演相声

“担心,努力,回忆”这是宋沛为自己支教时光定下的关键词,刚上岗时,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怕给学生成长、年级工作拖后腿;带着这份担心,他一点点摸索适应,积极学习支教所需的各项能力,用努力消解不安;而当这段经历落幕,他与学生之间那些温暖的互动,也化作了一段值得长久珍藏的回忆。

B796C

宋沛支教期间在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做志愿者

“青稞绽绿邻芳草,红日腾辉映雪山。”离开林芝,那段浸着青稞香与雪山光的青春岁月,随行程落幕却从未远去——一年的实践与耕耘,不仅让宋沛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更让他把这份收获化作了对后辈的期许。他常鼓励学弟学妹:“趁着年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而这份从林芝热土上收获的信念,也成了他往后人生里,始终坚定向前的力量。

张佳赫 刘淋煜 供稿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