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新华社原总编辑、我校新闻与传播学科首席教授、我院原院长南振中先生出席第四季第二期“新传青年说”比赛。本期比赛在中核八楼演播厅举办。我校招生办主任戴国立、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承凤、教育学院院长周倩、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此外,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焦世君,副院长郑素侠,副院长张淑华,副处级干部孟春建出席此次活动。本次比赛由毛雪主持。
近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院不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读书、分享、交流已经成为学院的“新常态”。此次“新传青年说”以 “读书说”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畅谈读书心得、分享经典书目、启迪思考智慧。
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浅表化、碎片化阅读充斥我们的生活,读书意味着什么?6号选手许佳欣从中国知识经济大发展透视阅读碎片化和“屏读”,提出在资源过剩的时代,要保持对读书的“饥渴感”,强调从碎片化回归质朴书本的必要性和迫切性;7号选手邱锦仪认为当代人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是懒于阅读和缺乏思考,提出在读屏时代,更需要价值的坚守。
当书中的诗意遇到生活,又会在生活中荡漾起怎样的春色?11号选手张朴煜将生活中的风景与诗句相结合,向我们指出读书是让人诗意的栖居,要让读书成为自然的习惯。9号选手刘渼逸引经据典,分享她如何用书本中的诗意点亮生活,以及读书赋予她的善良、高贵和智慧。
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12号选手李雨函将博物馆比作书,鼓励我们在日益浮躁的当下,走进博物馆去溯源智慧、激发智慧,提高自己的审美和理解能力;3号选手牛如意从“人生的最后一本书”这一问题引发系列思考,提出要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用阅读浸润心灵、提升自我;1号选手吴鸿瑶和8号选手张艺琼将自己所感所想汇入一本书,一旦融入一本书,就不再仅仅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用自己的心灵和实践去感悟。
比赛结束后,戴国立老师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戴老师指出,本次活动总体效果好,与我校“双一流”建设相适应,每位参赛选手制作的背景和解说相得益彰、材料选题广泛且内容深刻、演讲的感染力较强。同时,戴老师在演讲的代入感和读书的使命以及担当情怀方面对选手提出改进建议。
比赛结束后,南振中先生、焦世君书记、张淑华副院长分别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颁奖,并合影留念。李雨函、牛如意获得一等奖;吴鸿瑶、刘渼逸、张朴煜获得二等奖;邱锦仪、许佳欣、孟亚、张艺琼获得三等奖。
至此,此次“新传青年说”圆满结束。今后,学院的广大学子将继续以书籍为塔,不断挖掘、延展生活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