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美术学院学子笔绘“汤河秘境”,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5年07月22日 14:3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当艺术的巧思遇见古朴的汤河乡土,当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7月14日至20日,郑州大学美术学院30名青年学子,怀揣“以美育人、服务社会”的赤诚之心,奔赴三门峡市卢氏县汤河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成果丰硕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以画笔为犁,深耕于这片郑大深情帮扶的热土,为“温泉小镇 秘境汤河”精心绘制出一幅幅饱含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的墙绘作品。

校地情深:关怀入乡野,笔墨绘振兴

此次活动是郑州大学持续深化帮扶卢氏县、助力其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活动伊始,汤河乡政府与郑大美院实践队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共商创作蓝图。更让学子们倍感温暖的是,7月16日,郑州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带队专程来到汤河乡创作一线,看望慰问实践队员。

550AD

“同学们辛苦了!看到大家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我们非常欣慰。要珍惜这次深入基层的机会,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为卢氏县的乡村振兴贡献郑大美院的智慧和力量。”王利国副书记实地查看了同学们的创作进展,并前往学生住宿的地方查看实践过程中的生活保障情况,最后还代表学校为队员们送来了解暑饮料等物资。领导的关怀与嘱托,如同夏日清风,极大地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

笔耕不辍:汗水浸画布,秘境焕新颜

为克服高温酷暑,学生们每天早晨5:30准时在各个墙绘点集合开始创作,短短五天时间,这支由30名精兵强将组成的艺术实践队,克服了高温、户外作业等重重挑战,以惊人的毅力与高效的协作,完成了20面主题墙绘和4座桥墩的彩绘,创作总面积超500平方米。每一处落笔,都凝结着队员们对汤河文化的理解和对乡村美的追求。7月18日,卢氏县电视台派来几名记者专程来到汤河乡对同学们的绘画过程进行拍摄宣传以及采访。

46DA1

80DD4

汤河秀美的山水风光是创作的永恒主题。层峦叠嶂、溪流潺潺、葱郁林木、翩跹飞鸟……一幅幅展现生态之美的画卷,生动诠释着“秘境汤河”的独特魅力,让乡村公共空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廊。队员们紧扣汤河核心资源,巧妙构思,将汩汩温泉、氤氲热气、灵动水纹等元素融入画面,温润的色调与流畅的线条,让“温泉小镇”的康养特质与自然之韵在墙面上流淌、升腾。

3380C

队员们独具匠心,将四座原本单调的桥墩变身为充满活力的艺术载体。或描绘当地特色动植物,或抽象展现水流律动,赋予基础设施以审美价值,成为游客驻足打卡的新亮点。

C302D

心手相连:美育润乡土,情谊深且长

创作过程并非闭门造车。队员们主动打开“艺术工坊”,吸引了不少当地村民和孩童好奇的目光。乡亲们热情地送来茶水、瓜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们则兴奋地尝试拿起画笔参与填色。“以前这墙光秃秃的,现在画得这么好看,画到我们心坎上了!”一位驻足观看的老乡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种互动共创,不仅让墙绘作品真正“生长”于乡土,更无形中加深了村民对家园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艺术服务人民的真谛。

“在画室里想象乡村,远不如真正走进乡村、感受乡村、描绘乡村来得震撼。”一位队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看到自己的画作能让村庄更美、让乡亲们开心,晒黑流汗都值得。艺术确实可以赋能乡村,这是一种双向的滋养。”

印记永存:赋能再出发,续写新篇章

随着最后一笔颜料在桥墩上勾勒完成,本次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汤河墙绘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五天奋战,30颗赤子之心,用近50小时的专注挥洒,为汤河乡留下了20面主题鲜明、风格多元的精品墙绘和4座焕然一新的艺术桥墩。这些作品不仅显著美化了镇区环境,提升了“温泉小镇 秘境汤河”的视觉吸引力和文化辨识度,更是郑大与卢氏县十五年深厚帮扶情谊的崭新文化印记,是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以美育人、服务社会”教育理念在广袤乡土上的一次成功实践与青春书写。

斑斓的色彩已在汤河的土地上绽放,青春的激情亦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燃烧。郑大美院学子们带走了珍贵的实践感悟与乡土深情,留下的是为汤河注入的持久美学活力。这份用艺术绘就的“校地情深”画卷,必将激励着更多郑大学子投身基层沃土,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9CF3F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