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由郑州大学主办,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的古代壁画修复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吴军超、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赵维娟出席并致辞。来自斯洛文尼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洛阳古墓博物馆等国内文博机构代表和学校师生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赵维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国际交流成果,强调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吴军超指出,郑州大学持续拓展国际合作,推动中外专家携手共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以“机遇与挑战:古代壁画修复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深入探讨古代壁画、画像石、古建筑等文物的科学保护方法、前沿技术及跨学科创新路径。在特邀报告环节,——Martina Lesar Kikelj(玛蒂娜·莱萨尔·基凯利)、Anita Klancar Kavcic(阿妮塔·卡夫契奇·克兰查尔)和Marta Bensa(玛尔塔·本萨)等三位来自斯洛文尼亚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的专家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壁画病害诊断与修复材料研发、基于Gruber宫殿案例的科学检测与数字化记录应用,以及中世纪教堂壁画修复中保护理念的演变与实践。
在大会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曹操墓出土画像石的内容、壁画保护的重点与难点及展示策略、木构古建筑彩画的保护实践、柿园汉墓壁画的出土与修复研究,以及古代壁画数字化保护修复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展示了多项前沿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顺利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向科技化、预防性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对于郑州大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等学科的建设与提升提供新的助力。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赵维娟在开幕式致辞

郑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吴军超在开幕式致辞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