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冲啊”队前往很那焦作黄河泥埙坊,跟从黄河泥埙传承人王建老师学习埙7000年的历史,了解到了埙的前世今生,同时为埙的传承者王建老师的大师风范所折服。
埙作为一种古乐器,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最古远的文明”,其音色淳厚、低沉,极具特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精神物质财富。埙走过7000年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几次断代重生,最终走到了今天,这离不开每一代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起初,我们对埙的了解还很浅薄,只来源于2020年嘉应观王健老师及其团队为我们演奏的埙曲。只因那一场表演,我们对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怀揣着对埙的热爱,我们踏上了我们的追埙之旅。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支撑每一代传承人将埙传续至今。是他们身上的亲和,平易近人,以及对埙的无限的热爱。他们不仅对埙的历史由来、埙孔的增加以及埙的形状等历史知识如数家珍,更是热衷于将亲手所制的埙展示出来。这样的一片赤诚,我相信,不仅能够打动前来交流的我们,更能够打动古今中外每一个前来交流学习的埙乐爱好者。
“轻轻一个动作,有时候,比所有的语言交流更有说服力。”这次,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老师讲到埙特色时,那眉飞色舞的动作,满溢欢喜,讲到埙衰败时,那低沉的语气,满溢悲伤。拿出自己制作的埙时,那时候好像眼中装满了星辰。正如王建老师所言:“这每一支埙都是我亲手所制,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所以,王建老师对他的孩子有着滚烫热烈的深爱,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代埙传承人共有的特点,是支持他们传承埙的内在动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王建老师为我们讲解埙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嘉 供图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其声浊而喧喧在,声悲而幽幽然,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在过去中一直以“悲”的形象面世,几乎很难在欢快的场合中见到它的身影。但是在交流过程中,王建老师用埙为我们演奏了节奏欢快的迎宾曲,听着埙腔中传出的欢快的曲调,埙留存在我们脑海中“悲”的形象被打破,这很令人兴奋,毕竟,埙的音调多样化,也就意味着埙能在更多的场合和世人见面,这对于埙的传播和继承,无疑是极有利的。我们如何能不为这改变感到兴奋?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王建老师在吹奏欢快的埙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敏 供图
此外,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不仅是靠几个孔就能吹出一曲的埙令我惊艳,王建老师身上的那种谦逊、平和以及为埙发展及传承鞠躬尽瘁的一代大师的风范更是让我感动。对于几个只是普通大学生的我们,王建老师不仅没有嫌弃,还亲自接待了我们,亲自为我们讲述埙的历史、发展,并且在讲述的过程中边向我们展示各种埙边为我们吹奏了好几个曲子,以便让我们对于埙能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除此之外,王建老师也特别的真诚,在交流过程中,他提到了自己曾经做出的埙的复制品(现今被保存在二里头博物馆),却被专家在央视展出,而且提出古代埙的噱头,他不仅不避讳我们,还在我们面前直言说“认为这种行为极度不好”,不执著那些虚名,由此可见,一代大师的的风范和气度。
在我们问及他认为在埙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时,他不仅不认为埙的发展有困难,反而认为埙的发展前途很是光明,对于埙的发展如此自信,从容,不仅感染了前来交流的我们,让我们相信,埙这种传承了7000多年的文物,也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此外,我们也相信,王建老师所展示的这种自信,从容,以及对于埙发展前途的乐观态度,必然吸引和感召无数热爱埙的埙乐爱好者。莹莹之火,汇聚在一起,就能照耀埙发展途中的黑暗,带领埙走向光明。
回顾本次焦作之行,在王建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在埙存在的7000年中,埙经历了多次衰败,甚至曾经沦为孩童手中的玩物,但是最终都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是在无数个像王建老师一样热爱埙的人手里不断创新,最终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所以,我们相信,埙的发展道路必然在每一个传承人的努力下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通讯员 徐敏)
报道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4186481&app_version=1.3.5&sid=1311726&time=1658728447&signature=p8ebgqKwdz5B3lN0vmO4GmK09UJVYqDaEZXnGLQox9rJAkWR2Y&sign=082c195a6c9b0fb52ac25f198ac280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