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东营8月8日电(通讯员 薛欣宜 吴其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为“践行生态优先,赋能黄河绿色高质量新发展”,7月26日,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在行黄河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实地调研。郑在行黄河实践小分队通过实地考察黄河入海口、黄河博物馆,来探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群众采访、宣传走访、展开讲座等相关实践活动,从生态、经济、文化三个角度,结合专业知识,以小见大,在探究黄河流域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
2023年7月26日,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在行黄河实践小分队”成员相聚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
首先,为了深入了解黄河保护的具体情况,成员向当地工作人员请教了目前黄河保护的相关措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现在的黄河发展离不开党和当地政府的全面治理与保护。
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东营市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建设以治沟骨干工程、植树种草为主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兴利减沙,改善生态环境。
图为队员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采访工作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子瑜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乘坐观光车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进行考察。队员们前往了天然柳林木栈道,站在观河楼上登高望远,将1976至1996年之间的黄河故道及后来黄河人工裁弯取直留下的故道尽收眼底。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湿地城市特色是东营未来的发展潜力、希望所在和最大优势,东营会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黄河口鸟类科普园,队员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鸟类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了解到这些年当地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湿地修复,生态环境愈见好转。
最后,实践队员对附近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并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讲述宣传页上近些年来有关黄河保护的政策措施。此次调查问卷从民众对黄河生态现状了解情况、是否愿意或参加过黄河生态保护活动、黄河生态的污染对民众生活影响以及对黄河生态保护的建议多个方面展开。
郑在行黄河实践小分队来到黄河文化馆,进入展馆进行参观。在展馆内,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了展览馆的基本情况:文化馆以“大河奔流”为主题,分为“中华母亲河”“魅力黄河口”两大板块,通过八个展厅,从河图、洛书开篇,讲述了黄河起源、历史上黄河六次大改道、沿岸风土人情、东营的历史文化、当代黄海入海口的湿地保护等篇章。
随后,团队成员顺着黄河在东营流过的痕迹先后参观了文化馆里陈设了许多黄河流域的艺术品、文物、名画等。在这些或古老或民间的物件上,总能看到中华五千年的瑰丽历史和与黄河相关的点点滴滴。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博物馆参观人员,和他们畅聊黄河流域在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黄河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一些问题,并且,也听到了许多对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令人惊喜的是,团队非常有幸地采访到了黄河口研学服务中心的张晓白主任,在张晓白主任的介绍下,队员们对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及取得的成就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图为张晓白主任与队员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超越 供图
除此而外,队员们还非常荣幸地聆听了李曙光老先生的教导。李曙光老先生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山东省“最美五老”先进个人,4年来他自费完成了11省的长征采访,通过聆听他行进中的所见所闻,丰富了队员们对黄河的治理历史、各地治理现状及黄河文化的传播状况的了解,同时,老先生讲的一系列黄河故事也使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践行生态优先,赋能黄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为了郑在行黄河实践小分队更好的前行,在进行了实践调研、宣讲采访之后,在队长的带领之下,团队开展了交流探讨会!小队成员依次发言,分享实践调研、宣讲采访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体会、收获和不足,小队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探讨与交流学习,为下次更好的实践去做铺垫!
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635323&app_version=1.4.9&sid=1568967&time=1691501198&signature=n85edrWAo2wXgEPm3Qv7OZZZkTqwvJ4lN06jZVDYx9qpkBKMbR&sign=e8b92a525284772a3ae04f2a258e2b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