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药学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响应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7月15日,郑州大学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乘车到达新乡辉县万仙山山区南坪村,开启了为期半月的实践篇章。
沉浸于药草天地的探索,我不仅结识了清新的铁线莲,透净的半夏,还有那不可或缺的调味良品——霍香。除此之外,我还学习到一种能将这些美丽的植物留存于纸上的方式——标本制作。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地观察着绿荫遮下,树影婆娑的枝叶,一次次为脉络的精巧细腻而折服。借着手上的工具,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在轻薄透亮的标本纸上,每一处枝叶的伸展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垂眸望向制作好的标本,仿佛是捕捉到光阴中匆匆而过的瞬间。阳光安详且静谧,此刻与植物凝眸,我与它们无声对话,它们在诉说着曾经历的一切:它们曾为一缕风所动,曾于阳光下摇曳,曾为人类的健康默默奉献,当下,它们与我在一张纸上不期而遇。从草药到人类,再到广袤的自然,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而脆弱的存在。作为药学学子,我们身担着为人类健康而服务的职责,我们应当意识到作为一个“药学人”,要对植物有了解、有热爱,要时常与草药相处,理解每一株草药的特性,传承和发展医药事业。
图为制作标本时所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开轩 摄
这里是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天堂。一边是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密密丛丛;另一边是蝉鸣深山,中药植物坚毅扎根于山间,生生不息蛮横生长。上山的第一天,带队老师就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还要向当地居民学习采集中药材的技巧。犹记得一次科普活动中,我们结识到一位精神矍铄的奶奶,在向她介绍连翘之时,奶奶回忆起在缺少医疗条件和药物的过往,自己的亲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因阑尾炎而去世,告诫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深刻明白了学习中药知识的重要性,不仅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学习中草药,传承发扬医药智慧和经验,让更多人了解中药,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我们药学学子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村民普及药用植物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畅瑞欣 摄
每一次邂逅,是心灵的一次触底交流,更是一次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承。登顶磨剑峰的途中,我们意外遇到了当地的医生王奶奶,她追忆起南坪村学校建设初期的艰苦,回忆起那段累并快乐着的学习岁月。沿着挂壁公路攀爬而上,我们又遇退休的老教授祁老师,他耐心为我们讲述到挂壁公路的由来和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让村民有路下山,郭亮村村民自行组织,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力凿出了一条天路,造福以后的人民。前辈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何尝不是他们在知识之山凿岩穿石、挑战自我,钻研探索而得来的肺腑之言呢?我们这一代学子,享受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时代福利的裹挟下,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当中,我们都不能忘记前辈们早期所付出的努力和无畏的牺牲。我们能做的,就是怀揣着感恩与敬畏之心,传承并发展前辈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为中国人民带去健康和福祉。
图为万仙山篝火晚会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段卓琳 摄
离别之际的篝火晚会上,我们和村民围坐在温暖的篝火旁,一同度过一个独特而难忘的夜晚。在熊熊火焰的照耀下,大家不分男女老少,彼此融入在音乐和欢笑中。第二天清早,几位奶奶为我们吹起送别的歌曲,歌声婉转,让人心生不舍。彩云易散琉璃碎,雨势如潮涌,万仙山一别难再。但悟我行药旅,无论风雨,心向传承。(通讯员 苏晓菲)
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635323&app_version=1.4.9&sid=1571329&time=1692186455&signature=OPDAM2LbdQB6J8ljGNZazJBxYFR0XbaKX0mkV39oyW5xrzpYeg&sign=faa221aee2b0f10c3d6085013c5fe3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