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寒假期间,郑州大学化工学院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织开展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共有八支实践团队五十余人踊跃参与。从理论学习到文化宣传,从科学实践到公益志愿,化工学子积极投身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课堂中挥洒汗水,用双眼观察国情民情,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用实际行动讲述新时代化工学子的挺膺担当。
青春脚步踏红土,发扬精神续辉煌
红色故土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学院支队伍分别奔赴不同的红色基地,用双手触摸时代的脉搏,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底蕴。
商都红迹,“郑”在追寻实践团队以讲述郑州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切入点,走入郑州二七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和河南博物院,开展网络直播互动式理论普及宣讲活动。新颖有趣的实践方式,既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郑州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又散播了红色文化的魅力,给参与直播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周口市扶沟县烈士陵园,“返英雄故里,学红色精神,悟二十大精神”实践团队参观了英烈事迹陈列馆、瞻仰了吉鸿昌烈士雕塑、学习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肖思远烈士陵园:祖国的界碑——延津县戍边英雄肖思远”实践团队前往家乡延津的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情,祭奠了戍边牺牲战士肖思远,感悟“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的革命精神。
通过实地实践,化工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今后会强化学习,接收红色文化的熏陶,积极呼吁身边人一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扎根红色土壤,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寻根文化传古韵,担当使命启新篇
“讲好南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社会实践团队的青年学生们走进南阳汉画馆,近距离欣赏了汉代画像石刻。这些画像石刻精美细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深深地打动了实践成员。同学们以图文的形式在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关于汉画的科普与介绍,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点赞。
一鼓雷动,回响千年。学院2021级莫惠香利用寒假时间在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烟墩镇,追寻烟墩大鼓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从选材到雕刻,从蒙皮到调音,她深切地感受到家乡人民传承烟墩大鼓的匠人精神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她表示,今后会继续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自己家乡的优秀文化传播给更多人。
实践探索增见识,青春磨砺展锋芒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学院2021级李成达深入基层一线,勤勉实践,积极协助长垣市丁栾镇镇政府开展工作,实现了一场自己与家乡的“双向奔赴”。面对细碎的社区工作,李成达同学耐心负责,积极作为,让父老乡亲为他竖起了肯定的大拇指。
由同学们组建的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返校宣讲队伍和卫辉市第一中学返校宣讲队伍重返高中,在母校进行招生宣讲。站在母校的三尺讲台上,实践成员们生动地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郑州大学的招生特色和校园风光,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及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宣讲队员表示,“我们在本次返校宣讲中锻炼了自身的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活动积累了许多经验。”未来,学院学子将继续投身到返校宣讲中去,为更多莘莘学子播种下一颗颗郑大的种子。
在本次2024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化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等地,以行动践行使命,以奉献诠释担当。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实践润青春,化工“郑”行动。未来,化工学院将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实践机会、更宽广的实践平台,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实际行动助力社会发展,在不懈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