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正文

商学院“法护青苗,郑醒未途”实践队在社区开展儿童安全宣讲

日期:2025年08月22日 11:3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7月4日,郑州大学“法护青苗,郑醒未途”三下乡项目实践队走进河南省郑州市朗悦・公园道一号・玺园社区,为社区内40余名儿童举办了一场以校园反欺凌、网络安全与防诈骗、自我保护与防侵害为主题的安全宣讲活动,旨在通过专业讲解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在社区“儿童之家”活动场地开展,实践队员们提前布置好场地,悬挂起“法护青苗,郑醒未途——儿童安全知识宣讲”的横幅,桌面上摆放着手绘的漫画卡片、情景模拟道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营造出轻松又专业的氛围。

“大家有没有见过同学被起难听的外号?有没有人故意不和某个同学玩呀?”在“校园安全与反欺凌”环节,实践队员以提问开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队员结合当地小学发生的真实案例,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逐一讲解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像用脏话辱骂别人、故意推搡同学,或者大家都不和一个人玩,把他排除在集体之外,这些行为都属于欺凌。”

为了让孩子们更易理解,队员还展示了手绘漫画,画面上分别呈现了言语辱骂、肢体推搡、孤立他人的场景,旁边用彩色笔标注着“这些都是不对的”。队员特别强调:“欺凌不仅会让被欺负的同学身体受伤、心里难过,欺负别人的同学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有明确规定哦。”

当讲到应对方法时,队员鼓励孩子们:“如果遇到欺凌,一定要勇敢地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不要自己忍着;看到别人被欺负,也可以悄悄告诉大人,这也是在帮助同学。”7岁的社区儿童李雨桐听完后,小声对身边的队员说:“我们班就有同学被起外号,我下次要提醒他告诉老师。”园道一号・玺园社区,为社区内40余名儿童举办了一场以校园反欺凌、网络安全与防诈骗、自我保护与防侵害为主题的安全宣讲活动,旨在通过专业讲解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在社区“儿童之家”活动场地开展,实践队员们提前布置好场地,悬挂起“法护青苗,郑醒未途——儿童安全知识宣讲”的横幅,桌面上摆放着手绘的漫画卡片、情景模拟道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营造出轻松又专业的氛围。

“大家有没有见过同学被起难听的外号?有没有人故意不和某个同学玩呀?”在“校园安全与反欺凌”环节,实践队员以提问开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队员结合当地小学发生的真实案例,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逐一讲解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像用脏话辱骂别人、故意推搡同学,或者大家都不和一个人玩,把他排除在集体之外,这些行为都属于欺凌。”

为了让孩子们更易理解,队员还展示了手绘漫画,画面上分别呈现了言语辱骂、肢体推搡、孤立他人的场景,旁边用彩色笔标注着“这些都是不对的”。队员特别强调:“欺凌不仅会让被欺负的同学身体受伤、心里难过,欺负别人的同学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有明确规定哦。”

当讲到应对方法时,队员鼓励孩子们:“如果遇到欺凌,一定要勇敢地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不要自己忍着;看到别人被欺负,也可以悄悄告诉大人,这也是在帮助同学。”7岁的社区儿童李雨桐听完后,小声对身边的队员说:“我们班就有同学被起外号,我下次要提醒他告诉老师。”

BB00B

图为实践队成员提问时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的情景。赵倩 供图

随后进入“网络安全与防诈骗”环节,实践队员采用情景问答的形式与孩子们互动。“如果手机上收到一条信息,说你中了一台游戏机,让你把家里的地址和电话发过去,你会怎么做?”队员刚说完,10岁的王子轩立刻举手:“我不会发,因为我没有参加过抽奖,这肯定是骗子!”队员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讲解:“大家说得对,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陷阱’,除了中奖信息,还有陌生网友约你见面、让你转发谣言等,都需要特别警惕。”

队员总结出“三不”原则教给孩子们:“不随便告诉别人家里的地址、电话和父母的工作单位;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因为里面可能有病毒;上网的时候要遵守规矩,不随意发表不当言论,也不传播别人的隐私。”为了加深记忆,队员还现场模拟了“陌生网友搭讪”的场景,让孩子们轮流扮演拒绝者,练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现场笑声与回应声此起彼伏。

9BF5B

图为实践队成员讲解网络诈骗知识。刘澈 供图

最后开展的“自我保护与防侵害”环节,队员们用人体轮廓图清晰标出“隐私部位”,并用“小背心、小内裤等遮住的地方,别人不能碰”这样直白的表述,帮助孩子们建立身体界限意识。“这些地方是我们的小秘密,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认识的人,只要随便碰,我们都要大声说‘不’。”队员一边指着图示一边强调。同时,队员还专门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儿童权益相关的条款:“法律会保护我们,如果有人伤害我们,法律会惩罚他们,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遇到危险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大声呼救,也可以找机会跑到人多的地方。”队员还教孩子们记住几个紧急电话号码,并模拟了“遇到危险如何向周围人求助”的场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

A89DF

图为实践队成员讲解自我保护与防侵害知识。王子祺 供图

活动结束后,朗悦・公园道一号・玺园社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频繁,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郑州大学的实践队带来的这场宣讲非常及时和实用。队员们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讲解专业知识,互动性强,孩子们参与度很高,确实帮助他们学到了有用的保护技巧,我们社区非常感谢实践队的付出。”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8岁的刘思琪拿着队员赠送的“法治小卫士”纪念贴纸说:“今天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能让别人碰,还学会了遇到欺凌要告诉大人,以后上网我也会小心,不乱点链接。”

实践队员则表示,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觉得所有的准备都很值得,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494FF

图为实践队成员结束宣讲后和孩子们的合照。朱佳佳 供图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