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省医临床医学院“瞳心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干眼中心和北下街社区,以“清眸絮语——干眼病与日常防护”为主题,开展为期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时代下的“隐形危机”:干眼病年轻化引发关注
随着电子设备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眼睛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干眼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青少年和年轻白领因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成为干眼病的高发人群。然而,公众对干眼病的认知普遍不足,许多人将其视为“小毛病”,缺乏预防和治疗的科学知识。为此,本次实践团队以科普宣传为核心,通过专业解读和互动体验,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干眼病的危害与防护方法。
探索眼健康奥秘:干眼中心的发现之旅
活动第一天,实践团来到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的干眼中心,学习干眼病的相关知识。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中心的诊疗区域,从专业的检查仪器到先进的治疗设备,一应俱全。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预防以及治疗方法。

图为团队队员们参观干眼中心合照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场景。护士们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按摩干眼睑板腺,疏通睑板腺分泌管道,清除淤积的分泌物,以改善眼睑局部血液循环。此外,团队还了解到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中心会采用强脉冲光诊疗仪进行进一步治疗。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干眼中心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提高公众对干眼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为眼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家视角:预防先行,守护各年龄段的明亮双眸
参观期间,团队代表特别采访了干眼中心的刘医生。刘医生强调:“干眼病并非‘不治之症’,但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和日常干预。公众应警惕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在昏暗环境下使用手机等。此外,环境因素如空调房干燥、烟尘等也会加剧泪液蒸发,需注意改善。”她建议,日常可通过热敷、合理饮食、定期眼部检查等方式维护眼睛健康。

图为团队代表采访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刘医生
在谈到人们对干眼病的认知中,她认为任何年龄都应该关注眼健康。不能将干眼病视为小病,然后忽视其带来的危害。同时,刘医生提醒,若出现持续干涩、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科普在行动:理论与实践共舞,守护眼健康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来到北下街社区向周边居民进行宣传活动。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广场,向居民发放干眼症调查问卷,细致记录眼部健康数据。同时通过手册等形式讲解干眼成因、症状及日常防护要点。现场队员们耐心解答疑问,提醒民众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室内湿度等科学护眼方法。吸引百余名居民积极参与,不少居民表示收获颇丰。接受团队调查问卷的林女士表示:“以前认为干眼是小病,自己不需要太多关注。现在上了年纪,眼睛很容易感到干涩。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预防干眼的方法,非常实用。”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旨在提升公众对干眼症的认知,未来将持续开展健康科普,践行医学生社会责任,助力全民健康。

图为队员向居民讲解干眼预防知识
守护“心灵的窗户”,共筑健康未来
眼睛是感知世界的窗口,干眼病防护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关乎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此次“清眸絮语”活动以科学为基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队员们学到了干眼病的相关知识,也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护眼意识。未来,随着更多公益力量的加入和科普形式的创新,相信“人人懂护眼,处处可防病”的目标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