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正文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慧研团队以“数字时代科技赋能八段锦传承”为主题赴多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日期:2025年08月28日 16:3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7月20日至31日,来自郑州大学的慧研团队以“术以载道惠万户,锦影慧眼谱新篇——数字时代科技赋能八段锦传承的实践调研”为主题,以实验室项目“八段锦动作监测系统”为依托,先后赴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郑州市进行采访调研,实现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推动非遗导引术八段锦在数字时代新的发展。

华发习锦遇关山,慧纾困暖心间

慧研团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花洲老年公寓进行实地采访,深入了解老年人对八段锦这一传统养生功法的认知与实践情况。在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许多老年公寓的居民通过短视频、电视以及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已经对八段锦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少人表示,他们曾尝试练习八段锦,以期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部分人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位奶奶提到:“之前我也练过八段锦,但不知道是我身体太差还是方法不对,有时候练完感到身子不太舒服”。此外,还有一位爷爷表示:“之前我小孩也让我练这个八段锦,但是我不太会用手机。后来他给我转发视频,那个动作节奏太快了,不好跟上”。同时,团队还了解到,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对八段锦等较为剧烈的功法运动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晒太阳、按穴位和散步等相对温和的养生方式,所以在推广八段锦等传统文化时,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提供更为贴心、适宜的指导。

66B9C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年公寓住户交谈。 赛一婷 供图

人机交互破藩篱,实时纠偏解悬疑

团队成员对河南省郑州市八段锦爱好者张奶奶进行深入采访。谈及平时练习习惯和如何判断自己动作是否规范,张奶奶表示:“我平时比较喜欢锻炼,偶尔早上会去公园打八段锦,主要凭借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动作是否规范”。当被问到对使用八段锦动作监测系统的意愿时,张奶奶呈开放态度:“我不太会用软件,对穿戴设备也不太了解。不过,要是有人能耐心教我,帮助把动作做得更标准,我还是很愿意尝试的”。尤其是对“动作监测系统”的实时纠错功能,张奶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担心自己动作做错了达不到锻炼效果,很希望有个工具能及时指出问题。

形气神合授业难,拆解循序探新径

团队成员就八段锦教学相关话题对武当武术传承人蒋师莫老师开展了线上采访。此次交流旨在探讨八段锦教学中常见的动作错误及纠正方式,以及线上教学方式在规模化传播中的局限性和技术辅助教学的可能性。

蒋老师指出,学员在练习八段锦时最常见的动作错误主要集中在形体动作不规范、手型不到位、身形不协调、步伐错误以及重心不对等方面,蒋老师通常会采用视频教学或让学员录制视频后通过观看视频动作予以纠正。同时,蒋老师从八段锦形气神结合的视角阐述了器械辅助的局限性:“在面授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观察学员的动作来更好地引导学员将行气神结合起来。但是机器很难像人一样理解所谓’形气神’等抽象的概念”。

团队成员表示,他们将在后期完善系统时充分考虑蒋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八段锦的教学过程进行拆解,先教形体动作,再教呼吸吐纳,最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努力打造一款既符合传统气功教学要求又能够适应线上教学方式的优质产品。


9FA18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八段锦爱好者张奶奶。 门汐蔚 供图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受访者围绕八段锦非遗传承未来方向提出的建议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武当武术传承人蒋师莫老师认为:“八段锦的传承不能守着老路子不变,得跟着时代脚步走,但‘形气神’的核心要义不能丢,关键是要找到传统教学与新手段的契合点。”

八段锦爱好者张奶奶也满怀期待地表示:“要是能有简单好操作的工具帮着纠正动作、辅助练习,愿意学八段锦的人肯定能多不少。”慧研团队成员相信,本次调研所收集的不同年龄段人群练习需求、传承人教学经验等内容,将成为后续优化“八段锦动作监测系统”、调整八段锦推广策略的重要依据。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非遗”的理念,探索更贴合大众实际需求的传承路径,助力八段锦这一传统养生功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更多民众。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