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青春郑好 >> 正文

【校园之星】知命不惧,日日自新——记2023年度发明之星陈亚斌

日期:2024年04月22日 17:19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来自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2021级博士生陈亚斌对此颇有感触,他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挖掘自己的人生价值,拓展生命的深度。

这颗熠熠闪光的“发明之星”累计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0项、发明专利11项、外观设计2项,同时完成专利转化4项,参与专利转让4项,还获得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一等奖等奖项。不胜枚举的成绩表明:面对展现在面前的世界,他坚持的是去创造,而非重复。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医学领域从不缺乏新的想法,但想法不能与成果划等号。“创新很容易实现,然而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重要的是把创新落到实处,能够转化成专利产品,这样创新才有意义。”医疗产品的专利转化往往非常困难,投入大,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很多,这就要求发明者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意志力与行动力。

2018年,陈亚斌有幸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全体医生共同开发了一款多功能皮下引流管,这款引流管可以实现“水气双循环”的冲洗,是市面上的独家产品。开发初期,参与研发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们就需要确定哪些是普适的、哪些是个人喜好,之后通过制作样品与临床试用确定最终方案。无论工作进展如何,团队成员都会做定期总结,互相寻找方法缺陷,梳理接下来的工作思路。从立项到产品上市历时5年,过程漫长艰辛,他们却始终没有放弃过,“我主要负责与生产厂家沟通、临床试用后收集反馈意见等工作,研发之路道阻且长,最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充分的调研之后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坚持下去,当然沟通也非常重要,让大家共同坚持下去,最终才能成功。”

前路漫漫,要想“更上一层楼”,就不能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目前该型引流管已在陕西、山东等11个省份开展销售工作,预计2025年年销量会达到10万根,未来会有更多病人因此受益,这也令陈亚斌深受鼓舞,“只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定能做出一番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反哺社会与时代。”陈亚斌的专利成果已被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官网报道以鼓励新的入行者,他也曾受邀给河南中医药大学主讲如何进行专利转化,未来他仍会继续开展医工转化工作,把“推动建设‘医企创专利转化平台’,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和生产企业参与临床的创新之中,转化更多的原创医疗产品”作为更远大的奋斗目标。明知行之难,亦欲勇毅行,正是这股心气,推动他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发明。

不懈于思,切笃于行

思乃行之始,由思维深处迸发出的东西总是具有巨大的能量。陈亚斌幼年体质弱,常生病,于是希望学医以自用,可他渐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从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毕业后,他应聘前往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工作,工作3年中临床工作非常繁重,几乎只有每周日下午能休息。即使生活被学习和工作所覆盖,他仍在不断探究医学的现实意义,并逐渐搭建起通往新观念的桥梁。        

在对自我价值的不断反思与自我提问中,陈亚斌在学习和临床工作中逐渐产生了发明创造的想法。“如果能像老师们一样努力工作,终其一生可能只能主刀1万台手术,这当然是功德无量,但是如果我做一些临床或者科研上的创新,把这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那么可能可以影响到数百万名患者,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来,他便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些肝癌的诊疗标志物或者可能的治疗方式。于是他开始在临床工作期间留意有哪些不方便、不安全的地方,而后为其设计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实验室学习期间,他关注已有的科研成果,并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2021年,陈亚斌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贾江坤主任联合研发了一款腹部固定带,这款腹带可间接作用于创口表面,对需要治疗的部位施加压力,以起到临时止血、保护手术切口等作用,该产品还具有压力自主调节、可内敷药物、可悬挂引流袋等优势,目前正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进行销售,帮助更多患者进行术后恢复;注意到市面上的高频电动手术刀多有后期处理不方便或手术刀头容易松动的缺陷,他参与研发了一种组合式高频手术刀,可更换不同类型的刀体结构适应多种类型的手术,同时降低了此类手术刀的使用成本……发明之路的不断向前足以应证,在知行合一之中,他正一步步将自己武装成为合格的发明者。

生有热烈,藏于俗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陈亚斌从不缺乏向上的力量,对他而言,生活的真谛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我在读本科期间先后做了11份家教及校园保洁等勤工俭学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使我经济独立,还让我能更大限度地为他人服务,发挥自己的价值。”正是在最平常的劳动中,他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沟通能力,积累起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忙碌的生活中,陈亚斌习惯于把待做的事情划分轻重缓急,而后有条不紊地高效完成。在本科的勤工俭学时期,他会把家教工作安排在周末,避免与学习时间的冲突;辅导初高中学生完成作业时,他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想出最优方法,详略得当地教给学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工作之外,听音乐是他最优的放松选择。“我喜欢听李健、梁博等歌手的音乐,他们的音乐或坚毅、或轻快,总有一首歌符合我当下的心境。”音乐似甘泉,调剂紧张的生活,又不断地予他向上奋进的力量。

干将发铏,有作其芒,陈亚斌把自己交给生活去磨砺,努力成为锋芒难掩的科创新锐。正如他所坚持的那样,生活带来的一切都是珍贵的。俗常无法掩埋真正的热烈,反而会把这颗珍珠打磨得更具有光彩。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陈亚斌赞同“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就必须要有创造”,他始终坚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发明创造才能异军突起,墨守成规只能甘拜下风。“一名优秀的发明创新者必须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持之以恒的毅力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无论如何,新时代的创新者应知理想重,更为世界谋。(学生通讯社新闻采写部 段锦程)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学生会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研究生会 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 郑州大学社团联合会 中国共青团